手机快充五花八门 三大主流派优劣势对比
自从智能手机进入大屏幕时代,续航问题就成为用户们比较关心的方面之一。在当下电池生产技术没有出现突破性变革的情况下,手机厂商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加大电池容量、精确电源管理方案和提供快速充电等手段来延长手机的续航能力。无论从手机设计方面还是实用性方面来看,快充技术无疑比前两种手段都更具优势,不仅简单粗暴地解决了续航问题,而且更贴近目前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更具实用性。
目前市面上关于手机快充的广告很多,PD、QC、PEP、FCP、DASH、VOOC,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它们基本都是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实现快充的:
电压不变,提高电流;
电流不变,提升电压。
除了DASH和VOOC属于大电流快充技术,剩下的基本都是大电压快充方案。无论是大电压还是大电流,最终都是通过提高功率来提升快充充电的速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目前比较主流的三种快充派系。
高通Quick Charge(简称QC)派系
目前高通快充技术已经发展到了Quick Charge 4.0,不过市面上主流的还是高通Quick Charge 3.0,采用高电压低电流的快充方案。
QC 1.0:仅仅支持最高5V/2A的充电功率;
QC 2.0:提供5V/9V/12V/20V四档充电电压,最大3A的充电电流;
Quick Charge 3.0:在QC 2.0的基础上,以200mV增量为一档,支持3.6V到20V电压的灵活选择,方便手机厂商根据产品需求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充电效率。目前包括骁龙821、820、620、618、617和430在内的多款骁龙处理器均支持QC3.0,市面上标配QC 3.0快充头并支持该协议手机有LG G5、小米手机5等。
至于最新一代的Quick Charge 4.0,已确定将会在下一代旗舰芯片骁龙835处理器上支持使用。
MTK:PumpExpress Plus(简称PEP)派系
联发科MTP Pump Express Plus快充技术,原理与高通QC快充基本相同,都是在恒定电流的同时,通过提升充电电压来获得更大的充电功率。最新的Pump Express 3.0宣称能够在20分钟内为智能手机充满70%电量,同时相比PumpExpress Plus功耗减少50%,间接降低发热。
PumpExpress允许充电器根据电流决定充电所需的初始电压,通过内置的PMIC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发出脉冲电流指令给充电器,调整输出电压,逐渐增加到最大充电电流。相比QC 3.0的200mV为一档增量的做法,PumpExpress 3.0电压微调幅度仅为10mV,理论最高可提供5A充电电流。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2月25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智慧出行:亚马逊AWS赋能车联网行业
-
即日-12.31立即下载>> NI院校科研技术白皮书限时下载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亚马逊AWS智能产品IoT研讨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推荐专题
-
3 华为下代麒麟曝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