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厂商押注加速技术,是黔驴技穷还是另辟蹊径
2018年,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对于技术加速的研发可谓动作不断,在智能手机红利消失之后,各家厂商都面临着销量下降严峻考验,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并没有随着红利一块消失,使得厂商们不得不搬出一个比一个“吓人”技术,都想霸占市场先机,于是现在我们又看到了华为的GPU+CPU Turbo,紧接着vivo推出了他们的Dual Turbo,再到前几日OPPO发布的Hyper Boost。
智能手机红利消失,技术比拼争抢市场归属
智能手机红利消失,自2014年来已开始快速下滑,到2017年增速仅为2%。
国内市场方面,2018年1-6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1.96亿部,同比下降17.8%。其中,国产手机品牌出货量1.76亿部,同比下降18.6%。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用户关注度TOP10厂商中,华为依旧高居榜首位,获得15.98%的关注比例,vivo、OPPO随其后,分居二、三位,vivo仅领先0.39个百分点。
所以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三大手机厂商除了在渠道方面大做文章,在技术开发这一块更是不竭余力。
华为GPU+CPU Turbo,号称“吓人”的技术
在今年的6月、7月华为陆续推出了他们的GPU Turbo和CPU Turbo技术,GPU Turbo是一款图像处理加速技术,这项技术可提高GPU的图像运算效率,从而使得手机游戏的画质及流畅度的提升。具体来说,当不同帧内有两个的图像时,该两张图像有80%的地方是相同的,只有20%的差别,而GPU Turbo则只会选择20%差别的地方进行渲染,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渲染时间,从而解决卡帧的问题,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
CPU Turbo就更好理解了,官方说法就是一句话,“后台智能清理,激发CPU极限能力”,说得更直白一点其实就是后台清理技术。
为什么会号称“吓人”呢?根据华为官方的说法来看,首先,GPU Turbo号称能够提升图形处理效果高达60%,什么概念?以现在的技术而言能够提升10%就相当于从一个人从骑单车变成了骑电摩,一下提升了60%就是直接从骑单车变成了开汽车。不仅如此,GPU Turbo还在性能提升60%的同时使功耗下降30%,这就真的有点“吓人”了。
不过GPU Turbo的“肚量”还比较小,目前只适配与王者荣耀等6款游戏的优化,还无法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以后会逐渐增加。
vivo的Dual Turbo,两倍于华为?
对于华为的“吓人”技术,恐怕vivo只想大声吼一句“你怕我是吓大的”。当时华为官方回答是,这一技术瓶颈很高,短时间内其他厂商做不到,但没想到仅仅在GPU Turbo推出三个月后,vivo就快速跟进,推出了自己的Dual Turbo技术。不得不说,vivo不愧是被业界评为技术敏感度最高及“最会往肩膀上爬”的国产手机厂商。
9月份,vivo推出了他们的新机型X23,上面就搭载着Dual Turbo双涡轮加速引擎,Dual Turbo双涡轮引擎包含vivo System Turbo和vivo Game Turbo。官方介绍说,vivo耗时两年将真正的安卓底层核心模块修改了近20%,得到了vivo System Turbo。
根据官方的数据介绍,在System Turbo的加持下,微信抢红包速度提升40%,主流应用(如微信、新闻、浏览器等)流畅度提升了惊人的100%,主流游戏(王者荣耀、吃鸡等)的抗掉帧能力同样提升了100%,强压力测试下,游戏防慢卡顿能力更是提升300%。
Vivo的两个turbo,Game Turbo应该是之前的游戏模式的升级版,所以并不能看成是新的技术加速,而System Turbo则是与高通进行合作,对安卓底层模块进行了修改,从System Turbo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应该是针对系统层面的修改。
从实测结果来看,支持Dual Turbo的vivoX23无论是在进行游戏或网络资源竞争(抢红包)时表现的都还比较让人满意,不过不同于华为的Turbo,Dual Turbo只有指定机型适配,目前只有vivox23和刚推出的vivoz3。
你们用Turbo,我就来Boost还是hyper boost
在华为和vivo陆续推出他们的Turbo后,OPPO也不甘示弱,在10月份推出了他们的Hyper Boost,技术加速正式进入三强争霸的时代。
那么Hyper Boost又是什么呢?其实说白了也都大同小异,Hyper Boost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System Boost、Game Boost和App Boost,是针对手机系统、游戏和手机应用三个方面的优化和加速。
System Boost与vivo的System Turbo相似,都是通过优化系统底层平台,达到手机加速的效果,OPPO官方说法是系统引擎可针对20多个软件场景、20多种软件行为,提供50多个优化方案,充分调用底层硬件资源,确保用户在绝大多数通用场景中享受到更流畅、稳定的使用体验,并且它让应用启动速度提升了31.91%。
以实测来看,Hyper Boost在各类应用场景的加速效果与其他两家的相比差别不大,确实对于手机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与华为一样,OPPO的Hyper Boost也是以升级更新的方式提供给客户,目前OPPO共有17款机型可以全面升级体验。
技术加速是需求还是以为被需求
厂商针对技术加速大肆加码,其出发点无非是想另辟蹊径,在同质化的智能手机市场找到自己新的卖点,但综合来看,目前厂商们对于手机加速的提升点大多需要应用到游戏场景,而不玩手机游戏或不玩那些需要高性能高配置游戏的用户,提升对他们而言就显得无所谓,当然不排除未来的应用场景将逐步增多,适用人群将会增长。
再一个,三家的技术加速始终绕不开机器的硬件配置,对于中低端用户手机的提升效果显著,但对于高端机型这些加速带来的提升就要降低很多。并且系统也是无法绕开的一个点,于安卓用户而言确实会提升吸引力,但对于苹果用户而言,就未必了。
透过这次三大厂商新技术的轮流发布,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三家的技术加速基本大同小异,可能优化的出发点不同,但达到的结果都是类似的。
虽然三大厂商们的技术加速确实给他们的用户提升了不少手机性能,但也只是强行提升了一波手机性能而已,并未给智能手机或用户带来革命性的结果;还有无论智能手机对于软件如何提升,手机性能也确实无法弥补硬件上的巨大差距。
在手机技术这一块,怎么玩说白了还是厂家自己说了算,他们觉得市场有需求,那么市场就肯定有需求,好在的是这次技术加速带来的市场反响还算不错,至少消费者愿意买单。但是让自家产品越来越好,让消费者体验越来越好,这不本就是厂商们的本职工作吗?至于消费者为何愿意买单?何尝不是被逼无奈,谁不希望自己的手机运行快一点,流畅一点。但在一定经济条件范围内,比来比去,总要在矮个子里面挑个高的吧,所以面对现在各种对技术加速的吹捧,在我看来不过是理所当然,充其量也只是他们做到了而已。
智能手机仍在等待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类似的加速技术,只能看成是智能手机行业发展中的一个技术点而已,还有很多技术的突破带来的意义或远大于加速技术。
比如智能相对论认为,首先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自智能手机诞生以来一直困扰着用户的问题,便是手机续航,根据国外媒体发布的测试结果来看,目前一些比较不错的手机续航时间大约在13-16个小时左右(非新机),也就是足够一天外出的使用,但是一旦使用手机长时间玩游戏或看视频,便满足不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只能依靠充电宝或其他设备在外充电,而没有充电宝或其他充电设备时,怎么办呢?其实有个技术叫“无线电能传输”,无线电能传输又称无线电力传输,非接触电能传输等,是指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如电磁场、电磁波、激光、微波及机械波等),中继能量隔空传输一段距离后,再通过接收器转换为电能,从而实现电能无线传输的过程。早在,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就曾演示了采用磁共振耦合原理为在2米以外的灯泡供电。区别于充电宝的是什么呢,无线电能传输不需要随身携带任何外在设备,只用在发射器附近,便可以自动为设备充电,并且还不用当心充电宝没电。目前,该技术已经在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方面有了很多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那么智能手机充电以后也能否采用这类技术呢?
其次,随着5G时代的即将到来,智能手机在5G时代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对于5G时代终端的讨论,5G时代的中心为什么一定要是手机呢?手机是目前人们生活中使用到最多智能工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5G时代的概念是“万物联网”,比如你的冰箱中缺少了青菜,冰箱能根据你的口味自动帮你下单购买,比如你的音响能根据今天的天气情况选择适合的歌曲等等,那么为何冰箱、音响、手表甚至是眼镜不能成为一个智能终端呢?手机厂商围绕5G的开发,不能只是停在适配与5G网络而已,应该加码于将智能手机打造成5G时代的核心终端,比如搭建与自己品牌的“联网平台”,使用自己品牌的手机可以达到或使用一些使用其他产品无法达到或使用的功能。
最后,就是智能手机AI,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手机或产品都搭载了智能语音助手,如苹果的Siri、微软的小娜等等,但多少还是显得有些“弱智”,其应用场景还非常少,无非就是打电话、查询信息或无聊时打发下时间,不说以后的语音助手需要变成像钢铁侠的贾维斯一样无所不能,但例如我们需要打车,也只需要跟语音助手说下一时间地址,它便帮你完成下单也是很不错的体验嘛,万一要是技术到达,能做成像贾维斯一样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总结起来,此次三家的技术加速确实对于用户而言有较大的惊喜,但仍是未能跳出目前智能手机差异化的局限,还是停留在了软硬件的更新,没能给行业或智能手机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只能看成是对自家产品的一个提升,如华为CEO余承东所说,这类技术属于“革命性贡献的大技术”实则还言过其实。
文|佘凯文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限时免费下载】TE暖通空调系统高效可靠的组件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德州仪器嵌入式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
推荐专题
- 1 格科微5000万像素产品再传佳讯 剑指中高端手机后主摄市场
- 2 Kvaser发布全新软件CanKing 7:便捷CAN总线诊断与分析!
- 3 小米15供应链谁是大赢家?市场高度关注这家企业
- 4 Intel酷睿Ultra 9 285K首发评测:游戏性能一言难尽
- 5 锐龙7 9800X3D首发评测:网游断崖式领先
- 6 国补加持!双11最值得入手的Mini Led电视来了!不买真亏大了
- 7 小米入局家用NAS市场!手机厂商要做NAS普及推手?
- 8 HUAWEI SOUND 用科技开创智慧音响新世代
- 9 工业加热技术创造烘焙奇迹:Kanthal AF加热元件以37.55秒创造世界最短披萨烘焙时间
- 10 瑞典Ionautics HiPSTER 25重磅新品! SiC晶体管引领HiPIMS高效镀膜新时代,镀膜效率显著提升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