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C将占据明年固态半壁江山,容量翻倍能否冲击传统
2018年最后俩月,这两个双数日购物节里,固态硬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TLC的价格甚至于最低降到过每G5毛钱的价位,让大容量固态硬盘再也不是土豪的玩物,也不再是优越者们拿来奚落机械硬盘的口实,固态硬盘真正的飞入寻常用户家。而到了明年,QLC将会铺天盖地的到来,届时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能不能对传统数据备份有冲击?
在2018年的年末,三星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早期QLC固态硬盘,产品名为,860 QVO SSD,是用的是sata接口的2.5寸规格,主控为MJX、采用三星的V-NAND,QLC闪存颗粒。容量直接1T起步,目前其他两个容量规格是2T和4T。为了有效应对性能,它们有着大容量缓存,分别对应1、2、4T硬盘的的1、2、4GB缓存,缓存为LPDDR4。
还有用户最为关心的寿命,终身写入量对应三种容量,分别为:360TB、720TB、1440TB。我想这个写入量应当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因为采用了堆栈技术,因此在寿命上以大容量来增加平均磨损值,寿命也还可以。
最后是比较关心的性能,也能达到SATA接口带宽的最高限制度,持续读写最高550MB/s、520MB/s。如果日后有m.2接口的固态,读写速度会再提升一个台阶。其实500多兆的读写作为一般用户来说,也能满意了。
有分析师分析,明年QLC的到来,能使固态硬盘价格进一步下跌,TLC在今年年底部分做到了每G5毛的程度,明年或许会有QLC达到每G3毛的价格。我自己就一路走过来,耳朵里灌满了每G1块钱以下就买,5毛每G以下就买的评论,明年可能真的会更低。
距离机械硬盘最性价比的价位仅差一倍了,这能冲击传统硬盘吗?我觉得暂时还不能威胁到,因为大型服务器、数据中心,不是我们普通用户能触及到的。现在还有不少人采用固态+机械的模式,QLC或许会满足有一定数据量,还在挂载小容量机械硬盘的用户,这部分用户,可能会将挂载的机械硬盘换成QLC,机械硬盘转而只负责备份不活跃的数据,作为外连硬盘存在。
在数据安全性上,固态长期在断电状态下还是不能令人完全的放心。我觉得在固态容量翻倍的刺激下,使用QLC挂在电脑中的用户会增多,可以多放下几个游戏大作啦,这类数据都为可再生,不必太担忧数据的安全等级。您对即将到来的QLC怎么看,能冲击用户电脑中的传统模式吗?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汽车检测的最佳选择看这里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 1 HD4850神迹重现!RX 9070 XT首发评测
- 2 RTX 5070海外评测:有史以来最糟糕70显卡、NVIDIA说谎
- 3 650亿美元,Meta开始押注下一个硬件
- 4 RTX 5070首发评测:DLSS 4提升超4倍!4K游戏不再是高端玩家专属
- 5 游戏和生产力第一次同时最强!锐龙9 9950X3D首发评测
- 6 技嘉RTX 5070超级雕评测:DLSS 4让中端显卡也有顶级游戏体验
- 7 iGam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首发评测
- 8 CPU超越14900HX、核显强于4060!ROG幻X 2025评测
- 9 影驰RTX 5070 Ti金属大师白金版OC评测:全新设计 颜值也追上性能和做工
- 10 联想AI PC的生死时速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