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热度的背后
在汽车、工业、航空电子、军事、空间等领域的几乎每种应用中,常常可见标示为“高可靠性”的电子元器件。显然,这些应用对可靠性的标准和要求相差甚大。举例而言,汽车领域可能预期零部件在超出5年后存在一定的故障率,而与此不同的是,卫星领域则可能要求零部件在超出15年后才允许存在故障率。这使得许多技术专家并不知道“高可靠性”的确切含义,或者仅仅将其理解为“比更廉价的部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高可靠性”仅表示零部件在一定的使用寿命内具有连贯的性能,或者表示其统计故障率低于某一数值,再或者表示其已通过了各种高可靠性标准认证当中的某一种。根据认证类型的不同,这可表示数百万个零部件当中的仅一个零部件经预测为将在若干年的使用寿命后发生故障,或者表示一种零部件被评定为即使在极端环境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
*图注:浴缸曲线可用于以统计学的方式对电子部件等进行描述, 其中可假设部件在标称使用寿命内工作时的故障率较低。
实际上,“高可靠性”具有许多种含义,其取决于用途、行业以及元器件所支持的具体技术特性。举例而言,对于高可靠性同轴电缆或连接器而言,根据使用目的及待将其集成在内的系统的类型,其将经受不同的商业标准、汽车/航空航天行业标准、美国军用标准或欧洲标准对其所施加的要求的检验。虽然并非一定如此,但标示为“高可靠性“的零部件有时还列出其所满足的标准。然而,任何零部件的采购人员都应该注意的是,根据所实施的测试类型,即使某个产品线当中的某种零部件并未针对相应质量标准进行检测,但是该产品线认可标示为”高可靠性“。
许多标准仅提出一些准则且采用非常宽泛的接受条件。此方面的模糊性有时可能导致难以对同时标示为”高可靠性“的部件的优劣做出比较。在这种情况下,由供应商的现场技术专家引导采购商完成选购过程可能较为关键。由于最新的医疗、航空航天、高通量卫星、自主车辆等领域的关键系统均采用射频/微波部件,因此确保每个部件及组装系统满足相应的可靠性标准变得愈发重要。
在此,我们列举一些常用高可靠性标准。
高可靠性电子器件标准
IEC/TR 62380 Ed. 1.0 en:2004
ASTM F1448-16
ISO/IEC 15149:2011
IPC J-STD-001F+Amd1-2016
汽车及航空航天行业高可靠性标准
SAE AS 5553B-2016 (SAE AS5553B-2016)
SAE AS 5643/1-2004 (SAE AS5643/1-2004)
SAE AS 5706-2007 (SAE AS5706-2007)
SAE AS 94900-2007 (SAE AS94900-2007)
SAE J 1211-2012 (SAE J1211-2012)
SAE J 1879-2014 (SAE J1879-2014)
SAE J 1938-2015 (SAE J1938-2015)
美国MIL-STD标准
MIL-C 38999
MIL-C 83723
MIL-C 5015
MIL-C 26482
MIL-C 26500
MIL-C 83513
MIL-C 81511
MIL-STD-1686C
MIL-STD-188-124B NOT 3
MIL-STD-196E
MIL-STD-690D
MIL-PRF-55585G
MIL-HDBK-217F(2)
MIL-HDBK-251
MIL-HDBK-263B
MIL-HDBK-338B
MIL-HDBK-344A
MIL-HDBK-781A
欧洲连接器规范
EN 2997
ESC 10
ESC 11
ESC 15
如需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嘉兆科技
嘉兆公司拥有40年测试测量行业经验,专业的销售、技术、服务团队,在众多领域都非常出色,包括:通用微波/射频测试、无线通信测试、数据采集记录与分析、振动与噪声分析、电磁兼容测试、汽车安全测试、精密可编程测量电源、微波/射频元器件、传感器等,并分别在深圳、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沈阳、珠海、成都设有全资分公司、生产工厂、办事处。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汽车检测的最佳选择看这里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 1 HD4850神迹重现!RX 9070 XT首发评测
- 2 RTX 5070海外评测:有史以来最糟糕70显卡、NVIDIA说谎
- 3 650亿美元,Meta开始押注下一个硬件
- 4 RTX 5070首发评测:DLSS 4提升超4倍!4K游戏不再是高端玩家专属
- 5 游戏和生产力第一次同时最强!锐龙9 9950X3D首发评测
- 6 技嘉RTX 5070超级雕评测:DLSS 4让中端显卡也有顶级游戏体验
- 7 iGam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首发评测
- 8 CPU超越14900HX、核显强于4060!ROG幻X 2025评测
- 9 影驰RTX 5070 Ti金属大师白金版OC评测:全新设计 颜值也追上性能和做工
- 10 联想AI PC的生死时速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