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Surface Pro 7使用体验
我仍记得那是一个天气有点潮热的上午,没有阳光可以透过乌云射向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簌簌的翻书声把一切衬托得那么安静。而我,坐在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书库角落,盯着电脑屏幕上一则Surface的图片,难掩心中无以言状的惊喜。
那一天,2012年10月27日。那一年,我22岁。
微软的Surface,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笔记本行业,并开创了一块全新的“笔记本平板二合一”领域。Surface第一代产品横空出世的时候,作为一名囊中羞涩的穷学生,自己一直没有能力购买,这也歪打正着让自己避免了前几代不成熟的Surface产品。从Surface Pro 3开始,自己终于有幸用上了这款富有创造性的产品。不可否认,自己对这种可以拆键盘、可以用手写笔的笔记本平板二合一设备狂热的喜爱,就是从Surface开始的。
Surface的诞生是“惊天动地”的。虽然当时褒贬不一,却不可否认业界都为这种新形态的硬件设计惊叹。前几代产品并不成功,也许仅仅是起步阶段正常的磕磕绊绊而已。微软仅仅通过3代左右的硬件迭代,便成功建立起自己出色的PC硬件业务。作为PC制造业的“新人”,微软做到了“小时了了”。
如今,Surface Pro系列已经更新到了Surface Pro 7,俨然成为一款极为成熟的产品了,自己也从当年的那个狂热少年逐渐变成了油腻大叔,心中对于Surface的爱恋,随着无情的岁月,磨砺得有些“七年之痒”。收到Surface Pro 7的时候,自己也希望通过这款产品,能够重燃心中那团火,回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此次体验的Surface Pro 7配置为Core i5处理器、8GB内存和256GB硬盘存储的黑色版本。而这一次,抛开常规的外观、屏幕、性能的常规行文架构,一起来聊聊,这款Surface Pro 7到底用起来怎么样。
Surface 的灵魂
Surface的灵魂是什么?
全角度可调节支架、可拆卸键盘盖和多功能手写笔。
缺一不可。
当然如果还要加上一点的话,那就是“田”字的微软logo。
所以,即使都叫Surface,Surface Book、Surface Laptop和Surface Studio都或多或少“缺少灵魂”(不包括面向企业级用户的Surface Hub系列)。
iPad从诞生的时候就围绕着苹果从iPhone借来的鲜花和掌声,可是遭遇了销量滑坡之后,最近几年务实的库克“悄无声息”地让iPad从Surface上偷师学艺。如果说iPad的硬件设计距离生产力还有最后一道坎儿的话,那么这道坎儿肯定就是全角度支架了
作为Surface看家的Pro系列,Surface Pro 7依然保留了Surface Pro系列的传统设计。单纯从整体外观上,很难区分这几年的Surface Pro系列产品。微软依然提供了银色和黑色两种外壳颜色,材质也是微软独有的镁铝合金。不过根据前几代的使用反馈来看,黑色外壳应该还会存在掉漆的问题。
在9102年,微软终于为主力的Surface Pro系列配备了USB Type-C接口,这种业界良心的程度简直堪比依然坚持Lightning接口“一百年不动摇”的iPhone。微软自然也留了一手,即使Intel第十代Core处理器原生集成了雷电3控制器而且还免了高额的授权费,微软还是没有在这代Surface Pro 7上支持雷电3。
机身后面依然是经典的全角度支架,阻尼永远刚刚好,也很耐用。每个角度都能提供有力支撑的支架,总能让用户找到最舒服的使用姿势。支架之下,也隐藏着永远好评如潮的存储卡插槽。
从设计伊始,微软硬件团队就对Surface各项细节进行了精细思考,而这些小细节,也成为了Surface硬件设计中最珍贵的亮点。
首先是后盖上方永远不凸起的800 万像素自动对焦后置摄像头。虽然没有iPad上花哨的参数和表现力,但是微软设计的初衷非常明确:这枚摄像头是用来干活的。能保证在正常光照下有较好的锐度,能够帮助用户拍摄要求不高的景色,帮助用户拍摄不远处黑板上的内容,以及帮助用户拍摄文档。而不是让用户像玩iPhone摄像头一样,举着Surface拍大片。在这种设计思路下,Surface Pro系列的后置摄像头永远只能说是“够用”,或者说“能用”。不过这也大大降低了微软在镜头模组上的技术压力,所以可以让摄像头不凸出机身。这样就能带来非常好的书写体验。隔壁的iPad,至今没有悟到这一点。或者说,精明的苹果有意让摄像头突出,这样很多人就会买那张其实不怎么好用的官方键盘盖了。
其次,是可以吸附在机身左侧的手写笔。从iPad Pro上就可以看出,这种吸附设计是多么得优雅和实用。毕竟最高的赞美往往都是来自竞争对手的。但是到了Surface Pro 5之后,微软就再也没有改过手写笔设计。
说没有改过设计也不完全正确。今年微软推出了基于ARM架构处理器的Surface Pro X,为之也配备了全新设计的Surface Slim Pen。自己并不特别看好这款手写笔。为了把手写笔放在Surface Pro X专用键盘盖上方的凹槽中,微软只能把这支笔做得非常扁,影响了握持手感,而且这支笔也无法再吸附在机身边缘。说人话就是,这支笔,没有灵魂!
仔细端详Surface Pro 7,这款产品的确已经到了Surface系列最成熟的阶段,或者说,从外观设计上基本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了。更轻薄?x86架构的处理器决定了机身最小厚度,过分追求纤薄机身只会带来更差的散热效果,还可能导致摄像头的凸起,得不偿失。支架如果不采用镂空式,也没有多少可以提升的地方了。进一步提升电池容量固然吸引人,却也增加了平板模式下手持压力。更窄的屏幕边框?Windows 10对于触控“令人瞠目结舌”的“优化”,这么做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总之,Surface Pro 7,你已经是一款成熟的Surface了,应该学着自己写代码了。
和前几年啥都爱叫“Plus”一样,Surface Pro定位为Pro,则就应该具备Pro的气质。隔壁苹果通过踢走Jony Ive、今年的产品更新,真正强化了Pro系列产品的Pro之名,让Pro实至名归。譬如在笔记本领域新发布的16英寸MacBook Pro,在基本不把MacBook Pro改成板砖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大的性能进步,其最高可配备的64GB内存和8TB硬盘在笔记本领域中凤毛麟角。
微软显然没有堆硬件配置的想法。根据国外媒体NotebookCheck发现Surface Pro 7的屏幕面板依然为LG Philips LP123WQ112604,与去年的Surface Pro 6一样,也和前年的Surface Pro 5一样。
虽然从NotebookCheck的测试数据上来看这块屏幕面板在最高亮度上略有提升,但其他参数测试环境中竟然还不如前几代。不过这块屏幕本身素质也不错,微软也并非P3色域阵营的推广者(苹果就在一心一意构筑全家桶的P3色域大一统),所以也没有过多苛责的地方。观感一如今晚优秀,12.3英寸的屏幕,2736*1824(267PPI)的分辨率,各种图像看起来清晰锐利,屏幕整体色彩偏暖,色彩显示给人感觉更为鲜艳。这也是这块面板一直以来的特点。
Surface Pro 7全线配备了Intel第十代酷睿低电压处理器,i5版本为Core i5 1035G4处理器。这是一款4核心8线程、标准TDP为15W的处理器。和前代一样,微软只在i7版本上配备了散热风扇用来主动散热。
这款酷睿处理器最大特点除了是10nm制程之外,就是芯片组本身对雷电3控制器的集成,而且免除了使用授权费。英特尔都做到这点了,微软依然只是象征性地多提供了一个全功能的USB Type-C接口,没错,全功能的Type-C,可以用来充电的Type-C,但是,就是不支持雷电3传输。
微软就像一个傲娇的中二少女:哼!给你们Type-C就不错了!庶民们不知道心存感恩,还要奢求雷电3?
Intel和微软曾经组成的“牢不可破”的Wintel联盟早已“不攻自破”,在今年微软终于忍不住,直接在Surface Laptop的15寸版本上使用了AMD的处理器和显卡。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Nations have no permanent friends or allies, they only have permanent interests.)”——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Henry John Temple Lord Palmerston)
对于从Surface Pro系列前几代一路用过来的老用户来说,不打开系统参数页面,基本上没办法从外观上区分出这几代机器。键盘盖和手写笔也是从Surface Pro 5时代就没有再更改过,如果之前有的话,可以减少一部分投资。为了刺激销量,微软这次又推出了“船新”的配色:波比红和冰晶蓝。
随机附带的依然是65W电源,电池容量为43.2Wh,甚至比上一代Surface Pro 6的45Wh还小了一点。在官方对续航表述方式上,对于Surface Pro 6,微软宣称“支持最长可达 13.5 小时的本地视频播放”;而在Surface Pro 7上,微软则表示得梗暧昧一些:“常规使用时间最长可达 10.5 小时”。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接电源轻度办公(Office系列)+在线视频+网页浏览+QQ/微信聊天,在50%屏幕亮度的情况下,Surface Pro 7基本能坚持5小时左右,属于非常不理想的成绩。
在网络上,国外很多已经使用Surface Pro 7的用户也在抱怨,其续航水平甚至不如上一代Surface Pro 6。微软也发布了系统更新着力解决续航问题,但是根据网上反馈,效果并不明显。
Surface Pro 7依然保持了前一代的手写笔配置,4096级别压感。以Surface Pro 7的配置,系统对于手写笔延迟控制得非常好,笔迹很跟手。配合拥有硅胶头的笔尖,手感优秀。在手写的时候手掌防误触处理也很好。另外在很多手写笔设备上存在的充电情况下笔迹抖动和跳跃的问题在Surface Pro 7上不存在。
这儿插播一个小吐槽。Surface Go与Surface Pro 5之后的Surface Pro系列产品在提供的手写笔功能和参数上几乎一致,但是Surface Go的手写体验要比Surface Pro系列差了不少。充电时候笔迹抖动,手写笔延迟明显更高(可能是系统响应速度较慢)。
综上所述,除了USB Type-C接口和第十代酷睿处理器,Surface Pro 7相对于上一代改变非常少。改变的地方越来越少,这往往是所谓成熟的标志。也许对于微软来说,Surface Pro这条产品线实在是太成熟了,可改进之处实在是太少了。从这几代Surface Pro产品的更新上来看,微软似乎已经认为Surface Pro产品线可以暂时进入修修补补的精雕细刻阶段。
真的是这样吗?
微软曾经非常务实。
就像曾经Windows一样。
而如今,微软似乎为了一些形式化而抛弃了实用主义。在Surface Pro 7上,微软依然对i3和i5系列采用了无风扇散热设计。根据国外媒体NotebookCheck的测试,这款第十代i5 1035G4的处理器,由于发热降频的缘故,实际表现并不那么理想。
自己实际测试中也遇到了发热降频而导致系统相应缓慢的问题。在安装测试软件的时候,同时安装AutoCAD、星际争霸2和英雄联盟的时候,这时候系统负载更多是在I/O上。但此时系统强制将CPU速度锁死在0.39GHz。在这个速度下,系统基本没办法交互操作了。此时机身后盖最高温度也仅为39.2摄氏度(室温22摄氏度)左右。
当然出现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散热的瓶颈,在后续测试中,Surface Pro 7机身背部温度最高达到过42.4摄氏度,说明39.2摄氏度的情况下还远没有达到CPU最大发热状态。
长时间高负载运行,Surface Pro 7明显出现了散热跟不上导致CPU强制大幅度降频的情况:玩游戏玩了10几分钟之后明显感觉没有一开始那么流畅了。
平心而论,自己依然是无风扇电脑的忠实信徒,可本着实用主义原则,当Intel还没办法一步到位提供真正可以无风扇设计的酷睿低压CPU的时候,笔记本厂商还是乖乖用风扇的主动散热系统吧。事实上,在经过了前些年Core M处理器的无风扇风潮之后,现在采用Core M处理器的笔记本,大部分也乖乖配上了散热风扇。坊间都在嘲笑苹果用单热管的散热系统配Core i9处理器,却也应该看到,搭载Core M 系列处理器(型号代码中有字母Y的)的新版MacBook Air,用比以前12寸MacBook更大的机身尺寸,依然配备了主动散热风扇,从而保证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回归到使用体验上,Surface Pro 7基本满足日常办公和软件开发需求。自己实际测试了Office、Photoshop、IntelliJ IDEA、AutoCAD 2020,3DMax 2020等软件。Surface Pro 7对文字工作者、轻度设计师以及程序员非常友好,实用体验上乘;但是对于AutoCAD和3DMax这种重量级软件,复杂图纸和模型的浏览还是比较流畅的,但长时间修改就能感受到性能的瓶颈:实时渲染和拖动并不流畅。
此外,自己一直怀疑,笔记本领域中那些所谓的杜比音效的标签是不是随手就能贴的。Surface Pro 7机身上祖传的1.6W输出的“杜比”扬声器,音质什么时候可以真正“杜比”一下?对比苹果iPhone和iPad系列的扬声器,显然Surface Pro拥有更为充裕的机身内部空间,可以设置更为强劲的扬声器。可是Surface Pro 7的外放效果和iPhone 11 Pro Max相比差距很大。音质依然现得浑浊且单薄。
微软的坚持与倔强
即使存在诸多问题,微软出场的时候,大概还会为自己选择那首“无敌是多么寂寞”的背景音乐。
Surface创造的可拆分笔记本平板二合一设备领域,曾经各厂商争奇斗艳,如今却有点硕果仅存的感觉。当年很多厂商都着力转型到这个领域,却在最近几年,又回到了传统笔记本领域。经过这些厂商的“血泪史”,才发现这个细分领域其实容不下那么多厂商。
那为什么选择Surface?
因为这是微软的真正王牌,也是微软真正用心在做的产品,更是微软PC产品线最核心的一座城池。
换句话说,如果Surface一开始就是以Surface Laptop的形态问世,微软去和Dell、HP和联想竞争做传统笔记本业务,Surface产品线根本活不到现在。所以微软对于Surface Pro系列一直十分重视。
市面上其他做类似Surface Pro形态的可拆卸笔记本的,大多浅尝辄止,或者研发精力和中心都不在这种形态的产品之上。从小的方面来说,软件驱动出现bug修复速度跟不上;往大了说,产品某些设计思路也存在问题。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不断演进,Surface Pro 7绝对是市面上最成熟此类产品。
如果需要一台可以快速做笔记,拥有不错手写体验,综合素质又很不错,而且还必须是Windows系统,那么Surface Pro 7非常值得选择。屈指可数的优秀硬件设计,微软亲儿子的软件更新和bug修复待遇,以及本身就代表生产力和兼容性的Windows操作系统,用起来已经很舒服了。如果不是作为一名老用户,或许对于Surface Pro 7的要求也并没有那么高。
这一带配备的USB Type-C接口,也终于带来了“移动电源充电”能力,出门多带一个移动电源,手机和Surface Pro 7的续航时间成倍增加。
只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款最走量的“性价比”配置,裸机8988元的官方售价实在是有点“高攀不起”,配上键盘盖和手写笔,恭喜您,在9102年花了1万块买了一台i5、8G、256的笔记本!
所以如果不嫌烦的话,不妨淘宝搜索“上海小艾”,质优价廉服务好,说不定还能再省出来一块移动硬盘的钱,岂不美哉?
微软的自我救赎
无论微软还是苹果,都对Intel有点看法。
英特尔建立起的x86帝国,曾经微软和苹果的伊甸园,如今却多多少少有了一点囚笼的意味。譬如今年年底发布的16英寸MacBook Pro,对于CPU,苹果很无奈地选择了与上一代15英寸MacBook Pro相同的配置。Intel至今没有更新标准电压版本的第十代酷睿处理器,苹果也没有任何更好的选择。
突破x86架构的途径,微软和苹果都不约而同选择目前非常成熟的ARM架构。苹果通过逐步加强iPad的生产力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微软在今年终于再一次也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Surface Pro X。Surface曾经拥有过两代采用ARM架构的产品,幸亏在微软在之后及时悬崖勒马,让Surface全面拥抱x86架构,才真正拯救了这个产品线。
Surface Pro X,或者微软将要推出的更为概念版的Surface Duo,到底能够成功吗?
Surface的灵魂到底是什么?
全角度可调节支架、可拆卸键盘盖和多功能手写笔。
不,最最最核心的灵魂,也是最决定消费者购买的因素,是Windows系统。
是一个基本上可以运行各种办公软件、专业软件、网页插件的、拥有不错向下兼容性的Windows系统。
而为ARM架构处理器准备的Windows 10 on ARM系统,目前只能模拟运行32位桌面程序,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场景。
虽然也有报道称,微软正在开发64位桌面程序的ARM模拟器,但是这个功能应该不会很快就到来,报道称其会在上半年随着Windows 10 21H1更新一起到来。
在此之前,任何ARM架构的Windows产品购买的实用性都不是特别大。除了非常喜欢尝鲜的数码爱好者,ARM所能带来的生产力和娱乐性远不如其并不低廉的价格来得惊人吃惊。而在真正完善好Windows 10 on ARM之前,微软更应该维护好辛苦培育起来的Surface Pro产品线。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微软可能并没有这么想。Surface Pro 7更新的幅度实在是太小了,甚至叫其Surface Pro 6s都毫不过分。自己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微软坚持不使用雷电3接口的合理原因,更不能理解为什么微软不再提供LTE版本的产品。难道微软担心提供LTE版本的Surface Pro会影响Surface Pro X的销量?
因此,当自己凝视Surface Pro 7的时候,自己反而对微软这款产品的未来愈发迷惑了。如果这款产品不是微软刻意的产品战略,那么就是诚意不足。在Surface上,微软真的前几年太顺利了吗?
发布会视频看起来让人惊呼awesome的Surface Duo和Surface Neo,更像是微软把实验室里面的测试品拿出来撑撑场面的产品。看似颠覆性的设计,最终能有多少完成度,想必大部分人心里都有点数。
毕竟微软在Windows 10身上画的各种“大饼”还有好多没兑现呢。
云计算云服务太挣钱了。
也许正是这样,微软对于其他产品线的关注度,或者说整个公司,都必须遵循之前提出的“cloud first mobile first”口号,在这种情形下,Surface硬件产品线到底能获得多少资源?
从产品来看,今年发布的Surface Pro X、Surface Duo和Surface Neo都是“cloud first mobile first”理念下的产物。这两款产品到底能不能帮助微软赢得未来,私以为前景并不明朗。
如今在IT行业,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这些业内屈指可数的IT巨头企业中,只有微软和苹果,做到了软硬件两开花。Surface Pro 7,却有点难以扛起家族的重任。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Surface Pro系列有着非常辉煌的童年,至今也是可拆卸笔记本平板二合一设备中的杰出代表。然而当来到了Surface Pro 7这一代产品,却显示出了一些颓势。严肃来说,如果微软不在Surface Pro 8上面多花点功夫,不拿出来一点真正的看家“黑科技”,Surface Pro系列的前景,会愈加不乐观。
毕竟,隔壁的iPad Pro已经开始叫嚣自己拥有生产力了。
购买建议
如果不是那么看重多出来的一个USB Type-C接口,Surface Pro 6真香!
第十代处理器并没有带来性能和使用体验上太大提升,反而在续航时间上出现了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Surface Pro 6反而比Surface Pro 7更有吸引力。
已经上市了一年多,Surface Pro 6价格基本已经到底,性价比更高。当然,淘宝搜索“上海小艾”,绝对可以买到质优价廉服务好的Surface。
Surface Pro 7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支持PD输出的移动电源通过USB Type-C充电,这点在旅途中非常实用。虽然淘宝上也有一些Surface Connect接口转USB Type-C的充电线,但是强烈不推荐。
最后,从个人喜好上来说,Surface Go是迄今为止自己最最最最最满意的Surface产品。A4大小,轻薄便携无风扇,勉强的性能应急回个邮件改个文档完全足够。还可以通过USB Type-C充电。最重要的是, 还有LTE版本。这台Surface Go,伴随自己走南闯北,正因为其极致便携,自己才能不厌其烦地愿意出门随手就带上,在很多应急场合帮了大忙。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限时免费下载】TE暖通空调系统高效可靠的组件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德州仪器嵌入式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