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霄龙”,AMD杀回服务器市场
苏姿丰曾表示:第三代EPCY将改写数据中心运算的标竿。
趁着隔壁lntel制程一再延期的间隙,AMD拿出一件又一件性能强悍的产品“痛击”老对手,不论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势头都大大盖过了Intel。
而在Intel最引以为傲的服务器领域,AMD的EPYC(霄龙) 系列也正慢慢地蚕食其市场份额。
在今晚的发布会上,AMD带来第三代EPYC。
单论制程,AMD已经称得上领跑者了。
三代服务器CPU,性能远超Intel顶级服务器CPU
从第一代“那不勒斯”到第二代“罗马”,EPYC系列凭借工艺制程上的领域,开始在市场上快速推进。
而代号“米兰”的三代EPYC也从上一代Zen2架构升级到最新的Zen3架构。得益于此,新一代产品在ipc(进程间通信)、基准测试等多个指标上有翻倍的性能提升。
图 | Zen 3将IPC性能提升19%
具体参数上,新处理器依然为7nm制程,每瓦性能提成40%,采用AMD Infinity多芯片融合设计,支持DDR4内存以及PCIe 4.0,最高为64核128线程。
作为一款面向服务器的处理器,第三代AMD EPYC完善了安全性和虚拟化性能,并且增强了内存可靠性和灵活性,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完成通道配置。
图 | 第三代EPYC(霄龙)概述
同样是双插槽服务器,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第二代EPYC的性能在SPEC FP基准测试中比Intel Xeon 6258R高出76%,而第三代EPYC则将这一优势拉大到106%;
在云计算领域,第二代EPYC在SpecinRate基准测试中比Intel Xeon 6258R快81%,第三代EPYC同样将该数字扩大到106%;
最后在企业应用领域,依据SPEC JBB基准测试结果,第二代EPYC比Intel Xeon 8280高出79%,而第三代EPYC的领先优势为117%。
图 | EPYC系列处理器
这些数据足够证明,第三代EPYC已经远远超过Intel的顶级服务器CPU。
靠着“霄龙”,AMD杀回服务器市场
在推出“Opteron(皓龙)”之后,AMD在服务器市场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再无建树,一度将这个市场拱手让给Intel。直到2017年,AMD带着全新的服务器CPU系列——EPYC(霄龙),让“原地踏步”的Intel再次感受到来自老对手的压力。
其中,真正让AMD在服务器市场开始高速增长的,是第二代EPYC,当时它顶着“全世界第一款7nm服务器CPU”的名头,一经推出就席卷了各种跑分榜。
而当时,Intel还在14nm挤着牙膏,在10nm上苦苦挣扎。
先进制程带来的不仅是性能上的提升,也让第二代EPYC可以顾及到安全性和场景适配优化,这是当时Intel服务器CPU所缺失的。
同时,一向讲究性价比的AMD,在服务器CPU上依然保持着极高的价格优势,在相同的规格和性能下,可以提供比Intel方面更多的核心、内存带宽和IO,同时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服务器和工作站,官方宣称“每个价位上都能完胜”。
对此,Intel曾在去年推出Cascade Lake Refresh系列,以正面对抗第二代EPYC。然而实际上,只是将原有的CPU通过全新系列的方式降价甩卖,换汤不换药。
从Benchmark的跑分来看,该系列虽然已经做到和EPYC系列平分秋色,但在更多领域还是逊色于AMD的其他产品。
继续抢占英特尔市场
在早前AMD公布的2020 Q4财报里,EESC(企业、嵌入式和半定制事业部)的情况总营收达到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其中,云计算和企业领域的服务器业务取得了创纪录的营收,服务器CPU的销售更是相较2019年翻番,这些都是非常强劲的数据。
换一个角度,AMD在2020年股价暴涨99.98%,而Intel则下跌了16.76%,市场份额上,AMD已经拿下消费级处理器20%的市场,而服务器市场的份额也首次突破了7%。
7%的份额看起来不高,但在服务器、数据中心领域,大客户不会轻易更换平台,市场份额非常稳定,每拿下一个点都意味着啃下一块硬骨头,也能收获极其丰厚利润。
首先拥抱AMD的是微软Azure,随后谷歌、Oracle也开始采用AMD的产品。而在国内,腾讯云在2018年就推出了基于第一代EPYC的AMD云服务器,随后又更新第二代,而宣传的手段也正如AMD提出的那样——超高的性价比、核心数与内存带宽上的优势,以及内存加密上的领先。
随着性能提升20%的第三代EPYC芯片的推出,Intel的R系列已经不再有优势。而据最新的消息,代号“热那亚”的第四代 EPYC产品也将于今年推出。
在Intel还在为10nm犯愁的时候,AMD已经有了基于5nm Zen 4架构的处理器,这对于英特尔来说无疑是不小的压力。
在先进制程的优势下,云服务商和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去尝试使用AMD的服务器CPU,至于AMD的产品到底“香不香”,还要看AMD产品自身够不够实力。
这一切的答案,都要在产品正式推出并应用后才能揭晓。
作者:家衡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8日立即报名>>>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多物理场仿真助跑新能源汽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限时免费下载】TE暖通空调系统高效可靠的组件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德州仪器嵌入式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
推荐专题
- 1 格科微5000万像素产品再传佳讯 剑指中高端手机后主摄市场
- 2 Kvaser发布全新软件CanKing 7:便捷CAN总线诊断与分析!
- 3 小米15供应链谁是大赢家?市场高度关注这家企业
- 4 Intel酷睿Ultra 9 285K首发评测:游戏性能一言难尽
- 5 锐龙7 9800X3D首发评测:网游断崖式领先
- 6 国补加持!双11最值得入手的Mini Led电视来了!不买真亏大了
- 7 小米入局家用NAS市场!手机厂商要做NAS普及推手?
- 8 HUAWEI SOUND 用科技开创智慧音响新世代
- 9 工业加热技术创造烘焙奇迹:Kanthal AF加热元件以37.55秒创造世界最短披萨烘焙时间
- 10 瑞典Ionautics HiPSTER 25重磅新品! SiC晶体管引领HiPIMS高效镀膜新时代,镀膜效率显著提升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