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GPU/CPU 传感器 基础元器件 网络通信 显示 交互技术 电源管理 材料 操作系统 APP 云技术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制造 其它
应用:
可穿戴设备 智能家居 VR/AR 机器人 无人机 手机数码 汽车 平衡车/自行车 医疗健康 运动设备 美颜塑身 早教/玩具 安防监控 智能照明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当我们讨论音质时,是在讨论什么?

2021-11-09 11:46
我的极刻
关注

可能有不少小伙伴都想不到,平时接触最多的娱乐形式:音乐,也能产生各种形式不一的“鄙视链”。

从简单的音乐平台鄙视链,到复杂一些的音乐风格鄙视链,再到各个音乐风格中暗藏的歌手鄙视链,只要你的手机里有音乐相关的内容,它一定在某个鄙视链中有一席之地。

而在这些鄙视链中,还有一条鄙视链可能是大家怎么也想不到的,那就是音质鄙视链。

在一部分“音乐发烧友”中就存在这样一种鄙视链,甚至这个鄙视链还分成多个不同流派:一大类是各种音乐文件格式或存储介质之间的鄙视链,另一大类则是播放设备之间的鄙视链。

然而,这些鄙视链到底有什么意义,各种不同存储方式、播放形式能对音质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黑胶、CD,哪个更适合保存音乐?

和很多其他圈子一样,音乐“发烧友”们在谈论音质时,首先会讨论的就是设备。

浏览相关论坛,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这些设备孰优孰劣的讨论。

而不同发烧友之间对这些设备有没有区别也各执一词。

因此,要讨论这个问题似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从不同设备播放音乐的原理不同,我们似乎可以简单辨别不同设备的音质可能会有怎样的区别。

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就是要想获得最好的音质,一定得去设计合理的音乐厅听现场演奏。

当然,小黑这里要讨论的并不是这个。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音乐载体主要是黑胶唱片、CD、手机/电脑和专业播放器等。

那么,这些音乐载体真的会对音质有较大的影响吗?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不同载体存储音乐的原理。

对很多近几年开始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爱好者来说,黑胶唱片是他们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不论是哪个渠道,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对黑胶产品的营销甚至吹捧,也带动了不少爱好者对它趋之若鹜。

但在事实上,黑胶唱片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好的音质——至少大部分情况下如此。

▲ 近几年的黑胶热,过度营销是重要原因

根据外网一位声学工程师的介绍,黑胶唱片与CD的最大区别,是存储介质的不同。

黑胶唱片采用的材质基本都是乙烯基,这是一种有机材质,用作存储介质时,动态范围一般在40dB~60dB左右。而CD的动态范围则至少为96dB。

Tips:音响的动态范围是指音响设备重放时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静态时系统噪音输出功率之比的对数,单位为分贝。

同时,信噪比越大,那么其中能存储的音乐的最高音质也就越高,因此CD的音质上限要远高于黑胶唱片。

当然,这里说的CD音质仅仅是指唱片CD的音质,而非我们存储数据的CD,这两者之间有微妙的区别。由于这不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所以就不展开来说了。

根据小黑找到的资料,磁带,即通过磁层带状物存储信息的介质,其动态范围也与乙烯基在同一水平线。

当然,这是在其他因素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做出的对比。

当然,谈论黑胶和CD之间的音质优劣,并不能单纯用动态范围进行比较。但即便是其他方面,我们也很难找出黑胶音质优于CD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频响、声场。

事实上,许多唱片公司会为一张唱片的不同载体录制多个版本,以满足不同存储介质的特点,例如为黑胶唱片录制的版本,可能会刻意压缩动态范围,以产生更具动感的声音。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大胆”地下一个结论:单纯从存储介质的角度来说,黑胶唱片和磁带的音质,是无法与CD相比的。但这并不代表黑胶唱片不能带给我们动听的音乐,毕竟动感也是一些音乐类型追求的元素。

另外,用黑胶唱片听音乐也比CD更有仪式感,而仪式感是提升愉悦度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固然可以享受黑胶唱片带来的音乐,但也绝不能因此相信各路商家对它做的无脑吹捧。

还有一点,音质的好坏并不仅仅由存储介质决定,还取决于许多方面。

格式不同,也是影响音质的重要因素

上文中提到,唱片公司在录制唱片时,往往会录制三个版本,前两个分别“专供”CD和黑胶唱片,那第三个版本是给什么地方用的呢?

答案就是:流媒体平台。

由于流媒体的响度标准与前两者都有不同,因此有时唱片公司会专门发布这一“第三版本”。

当然,流媒体“专供”版本一般不会对音质产生什么影响,小黑在这里也就不细说了。

一般来说,流媒体平台,或从网上下载的各类音乐文件的音质下限是低于CD的,这是因为在网络速率、存储容量、编解码器等因素的影响下,互联网音频的首选格式是MP3,而这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

Mp3格式的音乐之所以体积较小,是因为它对人耳不太敏感的高频声音信号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甚至忽略,而对低频声音信号则采用了较小幅度的压缩,在保证整体音质不失真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文件体积。

然而,mp3能做到的也仅仅就是不失真了。正因为它对不同的声音信号进行了不同幅度的压缩,即便是采用最高采样率320kbps的mp3格式音乐也会丢失一些信息,这让它在“真正的发烧友”心中是应该扫进垃圾堆的格式。

即便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无损音乐,指的也只是完整CD品质的音乐。

然而,人们对这些都还不满足。在对音乐品质无限追求的驱动下,高解析度音乐应运而生。根据日本音乐协会JEITA的定义,高解析度音乐是指比CD音乐的采样率和比特率(44.1kHz/16bit)更高的数字音乐。

▲ 高解析度音乐的比特率一般是24bit

高解析度音乐有两种常见的编码模式,要对比这两者也有些复杂,因此大家只需要了解两件事就可以了:

第一件事,是一些高解析度音乐同样会采用无损音乐的格式,如FLAC、WAV等。第二件事,就是不同的高解析度音频类别也有一定的区别,录音室原装母带一般认为是最优质的版本。

▲ 录音室内景

当音频的采样精度达到高解析度音乐常见的24bit时,音乐的动态范围可以达到144db,大大高于CD可以达到的动态范围,更大程度上还原音乐的细节。

当然,如此高的动态范围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现在还没有一款解码芯片可以达到如此高度。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也限制了高动态范围的实际意义。

输出设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收听设备”

说完了存储介质和音频格式这两个与音源有关的方面,接下来要谈的就是与我们的实际听感有关的方面:输出设备了。

虽然存储介质和音频格式决定了音乐音质的上限,但其实要在这两个方面获得提升并不困难。想要真正获得更好的音质,最难的一点还是输出设备。

▲ 耳机是日常接触最多的音响设备

其实,输出设备包含的硬件范围非常多,从手机、电脑、播放器等播放设备,到耳机、音箱等音响设备等。即使是同类设备之间形态也有极大的差异,其上限与下限也差距甚远。

单论耳机,在淘宝上就可以轻易地找到低到10元以下,高到万元以上的产品,其他输出设备也大抵如是。

▲ “发烧”级耳机价格和低配MacBook Pro在同一档次

正是因为输出设备在整个音乐播放环节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价格“霸权”,因此整个音质鄙视链中最复杂且最令人不解的就是各类输出设备的鄙视链了。

▲ 知乎用户整理了耳机鄙视圈错综复杂的关系

价格高的可以鄙视价格低的、有线耳机可以鄙视无线耳机,甚至品牌之间也存在各种鄙视情况,例如所有品牌都鄙视Beats。

然而,恕小黑直言,这些鄙视链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渣渣。

首先,让这些“鄙视链”成为渣渣的,是我们的耳朵。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人耳朵能分辨的动态范围仅有100db左右,能听到的频响范围也仅有20Hz到20KHz,因此即便CD的录制标准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国内的一些发烧友论坛也做过相似的测试。他们找来一些自称“金耳朵”的用户来听普通无损音乐和Hi-Res音乐,发现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准确分辨出两者之间的区别,甚至能听出320kbps采样率mp3与无损音乐区别的都不多。

其次,虽然输出设备的音质高低确实与硬件本身及其搭载的软件有较大关系,例如电脑的独立声卡音质一般高于集成声卡、无损播放器输出的音质往往好于手机等,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过度追求更好的硬件设备意义并不大。

由于篇幅限制,小黑在这里无法展开讨论不同硬件材质、技术对音质的影响,因此只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以音箱为例。虽然大部分人都能在仔细聆听时感受到百元档音箱与千元档音箱之间的音质差别,但在日常生活中,用百元档音箱听音乐的用户不在少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听的音乐风格不同。

上图是1985年到2007年出售的CD平均响度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的平均响度是在不断增加的,这也就导致了两个问题:首先,流行音乐的细节越来越难以听到,这个问题也导致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用户也就越来越无所谓用怎样的音箱了。

此外,要想真正听到更优秀的音质,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以小黑此前关注过的“发烧级”消费音箱索尼CAS-1为例,在包装中会随机附带两张用来定位音箱的纸。只有将音箱底座按照纸张镂空位置放置,再将音箱放在底座上,才能获得“最佳欣赏位置”。

而大部分用户是无法用如此有“仪式感”的方式收听音乐的。

最后,哪怕我们拥有了Hi-Res音源、最好的播放输出设备,也难以真正享受到它们的价值,因为收听方式也是决定听感的重要因素。

相信小伙伴们都见过录音室的内景吧——对小黑来说,那满墙的消音棉是在各种器材之外震撼小黑的第二因素。

固然我们不用像录音室一样苛求收听音乐的环境,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各种外界噪音依然会干扰我们的听感。

结合上述种种因素,我们不难发现,固然更好的存储介质、音源格式和硬件设备能带给我们更好的音质,但一来大部分人并不能有效地感知到音质上的提升,二来为了将自己能感知到的音质从80分提升到哪怕85分,都需要付出巨大的金钱成本,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而小伙伴们在提升音乐欣赏能力时,也就没有必要参与这些奇奇怪怪的鄙视链了。

图源:Pixabay、索尼官网、相关论坛截图、百度搜索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硬件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