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GPU/CPU 传感器 基础元器件 网络通信 显示 交互技术 电源管理 材料 操作系统 APP 云技术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制造 其它
应用:
可穿戴设备 智能家居 VR/AR 机器人 无人机 手机数码 汽车 平衡车/自行车 医疗健康 运动设备 美颜塑身 早教/玩具 安防监控 智能照明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小米净利腰斩现手机市场缩影,伪生态难救国内厂商

2022-05-24 16:09
紫金山科技
关注

以小米、华为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厂商都在布局所谓生态,开始推出可穿戴产品、电视,甚至造汽车。然而最近机圈的坏消息似乎都和生态有关,被认为生态打造最成功的小米手机业绩跳水,鸿蒙技术负责人被爆离职……苹果应该是最早提出生态概念的厂商,然而其根本是为了先将构成生态圈的独立产品的创新和体验做到极致。众多中国厂商把生态作为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但无论如何不能本末倒置,先做好手机本身才是根本和核心。

日前,小米发布了其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小米集团一季度营收为733.5亿元,同比下降4.6%;期内亏损5.31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7.8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28.6亿元,同比下降52.9%。而小米的利润表现之所以会出现大幅下降,与小米手机业务的表现密切相关,而它的背后则是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整体产品、市场等策略的缩影。

01

ASP上涨不敌销量下滑,小米手机营收、毛利率双降

众所周知,随着智能手机产业创新乏力,消费者换机周期加长,包括小米在内的国内手机厂商欲维持营收,就会通过提高智能手机ASP(平均售价),希望保证营收增长的同时,提高利润率,厂商们美其名曰:走高端,战苹果。

但事实是,尽管小米在卖附加值更高的手机,产品系列在迈向高端化,但在手机销量大幅收缩的大盘中,小米高端智能手机的价格与销量的走势愈发背离。

小米最新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小米今年第一季度手机ASP虽同比增长14.1%至1189元人民币,但中国大陆地区定价在3000元人民币或以上及境外定价在300欧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仅约400万部,表现甚至不及去年同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号称高端机,但在实际的销售中,小米时常会以打折,甚至是降价的方式出售,所以这400万部的出货量究竟有多少是按照发布时的价格实际出售也是未知数。

更为尴尬的是,正是由于所谓的高端化策略,导致小米手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减22.1%。即便是小米一度因为Redmi K40s和Redmi K50系列的推出超越了去年同期的销量,但最终没能延续上涨的势头。而这也直接导致今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1.1%;毛利率也由去年同季的12.9%降至9.9%。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小米起家和发展均来自于性价比手机,缺乏高端手机所需的技术积淀和品牌溢价能力,而这种能力远非短期内可以形成现实的市场竞争力,这种情况之下,用力过猛,反而会陷入“偷鸡不成,反失米”的尴尬。事实也证明了这点。而正是由于手机业务的下滑,尽管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以及互联网服务均是同比增长,但依然没有改变小米整体业务下滑的事实,这说明小米IoT以及互联网服务的根基依旧是手机,手机业务的不景气毫无疑问会影响它们的增速,直至小米所谓生态的表现。

02

小米仅是缩影,冲高不成反失销量,友商重返中低端

其实上述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仅是国内手机厂商的缩影。在今年过去的第一季度,除了小米之外,OPPO、vivo、华为等主力国内手机厂商同样经历了冲高不成,反而销量下滑的窘境。据市调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数据,与2021年同期相比,自2022年的第六周以来至今,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已连续下降10周。该机构称,即便是头部品牌均无法阻止和避免这种市场的整体收缩。其中,华为和OPPO的销售额连续15周跌幅超市场平均水平。

另据Wind的数据,2022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146万部,同比下降40.5%。如果将这一统计口径拉回到十年前,会发现2012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958.60万部。这就意味着,现在国内手机行业整体出货量水平,已经低于十年前的同期水平

基于此,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爆料称,中国主要安卓手机品牌今年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原2022年出货计划的20%,如果消费者消费信心继续走低,未来几个月订单可能会再次减少。以小米为例,其原定今年全年出货目标为1.9亿部,目前已降到1.5亿部。不过,就在安卓系手机厂商(主要是国内主力手机厂商)大幅修正全年出货量目标时,供应链却传来苹果加单的消息,即苹果第二季度增加1000万部iPhone 13 Pro订单,主力代工厂鸿海也在进行小范围的招工,以应对新增加的订单。从国内安卓手机品牌与苹果订单的一减一增对比,可以看出,国内手机厂商冲高不成反失销量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也让国内手机厂商近期再次改变了市场和产品策略。与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国内手机厂商力推花式折叠屏手机冲高不同,近期,厂商们又开始扎堆推出中低端手机。例如OPPO、vivo就各自发布了数款新机,而这些新机大部分集中在1000元—2000元价位段,是不折不扣的中低端机。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看上去款式不少,但除去其中的“套娃机”,国内手机厂商好似曾经擅长的中低端市场的“创新力”也近乎于枯竭。

03

伪生态难救国内手机厂商,打造独立精品才是正道

曾几何时,生态成为国内手机厂商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名词,尤其是在这两年整体手机市场增长趋缓之时,国内手机厂商纷纷挑起所谓自家生态的大旗,初衷是为了在智能手机之外,找到新的增长点,并最终形成以手机为核心,生态中各个产品的互动,促进彼此硬件的销售。而它们主要模仿和对标的对象自然还是苹果。国内厂商认为,封闭的生态系统是苹果构筑的强大竞争壁垒。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一壁垒中,软件和硬件必须都在一个维度上,硬件配置很高,但软件服务跟不上不行;软件服务好,而硬件配置跟不上也不行。不过现实是,从硬件看,国内厂商与苹果不仅存有差距,彼此间的同质化也相当严重。而从软件,例如底层核心的操作系统看,国内手机厂商大多是基于安卓系统开发自己的ROM(即便是强大如华为的鸿蒙系统,至今在业内也存有是否是安卓“套皮”的争议),没有办法像苹果那样将第三方开发者牢牢捆绑在其生态系统当中,更没法要求第三方开发者为自己量身定制应用,更多的只是简单的适配,这导致在软件体验上无法媲美苹果手机的同时,同质化依旧严重。正是由于软硬方面的缺失,使得我们国内手机厂商打造的所谓自家生态并非是新的创新生态,而更多是功能重叠而导致过度竞争、生态的碎片化,最终谁也难成气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国内手机厂商建立的生态是大生态(例如IoT、智能家居等),而并非单纯的手机生态。那么问题来了,国内手机厂商定义中的大生态都包括什么呢?以IoT为例,无非是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PC、智能电视(或者称为大屏)、智能音箱等,先不说这些控制或者互动设备的核心依然是智能手机,单就我们国内手机厂商主推的平板电脑、PC、智能手表、TWS耳机等,我们的出货量与苹果相比差距甚远,而这意味着打造自家生态的各硬件载体根本难以支撑生态存在以及发展壮大的量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手机厂商在打造自家生态时,还希望以统一的系统一统生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华为的鸿蒙系统。我们这里无意评价华为鸿蒙这种大一统的做法如何,而还是以苹果为例来予以说明。

业内知道,苹果体系的Mac OS、iOS以及新命名的PadOS都是基于共同的Darwin系统内核,其底层逻辑、软件生态保持一致,不会导致系统和应用的碎片化,其本质上是用单一操作系统统一手机与泛智能终端的整个生态圈。既然如此,苹果缘何还要针对不同的设备推不同的操作系统呢?我们认为,其根本还是为了先将构成生态圈的独立产品的创新和体验做到极致,然后才是泛终端跨平台互动能力的性能与效率表现。

在这里,我们的生态理念与苹果的生态理念相比,似乎有本末倒置的感觉。

再看智能家居,据称今年下半年,由谷歌、苹果、亚马逊联合推动的“Matter”智能家居通用标准即将落地,该项协议解决了不同标准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以实现不同智能家居产品与各个终端的连接,届时,国内手机品牌正在苦心搭建的所谓自家“闭环生态”(例如智能家居生态)是否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基于上述事实,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手机厂商打出的“生态”牌,实际上是转移消费者及投资者的视线,掩饰品牌溢价能力和产品创新的短板,更像是伪生态。所以我们认为,国内手机厂商在打造所谓独立生态之时,不妨像苹果一样,先将构建生态的各产品做到极致,因为这才是生态的基石。

写在最后:通过小米最新的财报,我们看到,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厂商尚不具备冲击高端市场的技术和品牌实力,未来发展需要重新在价与量之间做重新的评估,至于大家都在力推的各自所谓生态,如果不能在构成其基石的单品方面有所创新和体验上的突破,将很难在苹果和谷歌之外形成新的生态位,反而会是各自为战,碎片化严重,最终导致彼此间内卷的加剧,从而让市场和用户陷入更多选择,反而没有选择的尴尬境地。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原文标题 : 小米净利腰斩现手机市场缩影,伪生态难救国内厂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硬件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