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GPU/CPU 传感器 基础元器件 网络通信 显示 交互技术 电源管理 材料 操作系统 APP 云技术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制造 其它
应用:
可穿戴设备 智能家居 VR/AR 机器人 无人机 手机数码 汽车 平衡车/自行车 医疗健康 运动设备 美颜塑身 早教/玩具 安防监控 智能照明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鸿蒙之父离开华为,但鸿蒙还没有跨过16%的生死线

最近几天,关于鸿蒙之父王成录离开华为的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很多人表示,王成录这是功成身退了,而鸿蒙系统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华为要做的是将开源部分做强做大,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使用。

所以王成录加入深开鸿,基于Openharmony开发自己的系统,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

鸿蒙之父离开华为,但鸿蒙还没有跨过16%的生死线

那么问题就来了,鸿蒙系统真的成功了么?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我们借用王成录去年说过的话,那就是16%的市占率,是一款操作系统的生死线。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鸿蒙系统,究竟有没有达到16%的生死线?

鸿蒙之父离开华为,但鸿蒙还没有跨过16%的生死线

按照余承东之前的数据,鸿蒙系统目前覆盖了华为2.4亿台手机设备,1.5亿台生态设备,这就是当前鸿蒙系统覆盖的数量。

如果要跨过16%的生死线,拿手机用户而言,也就意味着全球的存量手机用户不能超过2.4亿台/16%=15亿台。

但全球的手机存量用户只有15亿么?很明显就不是的,目前仅iPhone的存量就超过10亿,而安卓超过了20亿,合计超过30亿台,这样算下来,鸿蒙系统在手机领域占的份额不到10%,只有8%左右,离16%的生死线,不到一半。

鸿蒙之父离开华为,但鸿蒙还没有跨过16%的生死线

再说说物联网方面,这个就实在太多了,如果含手环、手表、车机、电视等等的话,拥有操作系统的物联网设备全球至少也有30亿台。

而1.4亿台生态设备,只占这些拥有操作系统的物联网5%不到,离16%的生死线还是差得太远。

可见,鸿蒙系统离王成录提到的“16%的分水岭”,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鸿蒙之父离开华为,但鸿蒙还没有跨过16%的生死线

而要真正实现16%的市占率,我认为一是华为解决芯片问题,可以推出更多的手机等设备,这样有可能在手机上达到16%的比例。

二是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比如小米、OPPO、VIVO等厂商加入,但个挑战也同样巨大,小米、OV们很难去使用华为。

所以华为鸿蒙系统最大的希望最终还是在物联网上,这或许也是王成录离开华为,加入深开鸿的目的,发展壮OpenHarmony,吸引更多的物联网生态用户加入,从而实现16%的总目标。

       原文标题 : 鸿蒙之父离开华为,但鸿蒙还没有跨过16%的生死线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硬件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