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GPU/CPU 传感器 基础元器件 网络通信 显示 交互技术 电源管理 材料 操作系统 APP 云技术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制造 其它
应用:
可穿戴设备 智能家居 VR/AR 机器人 无人机 手机数码 汽车 平衡车/自行车 医疗健康 运动设备 美颜塑身 早教/玩具 安防监控 智能照明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半年卖了20万台手机,酷派复活归来,但江湖已经变了

提起酷派手机,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酷派竟然还活着?

跟摩托罗拉、诺基亚一样,酷派也是很多人的青春回忆,在3G手机年代,酷派更一度击败三星和苹果,成为了国内手机市占率第一品牌。

但这样的光辉历史毕竟只是明日黄花,如今的酷派已经难复当年之勇,去年下半年,酷派曾高调宣布重返国内手机市场,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重返手机行业第一梯队。

不过从近日其发布的半年报来看,这样的目标似乎定得有些太高了。

8月24日,酷派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财报,各方面的业绩都不算理想,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营收为1.4亿港元,同比下降56.1%;净亏损为3.03亿港元,同比扩大27.4%。再加上只有约20万台的销量,还比不上OV系列新品首销的数量,酷派复出的故事,难免有点唏嘘。

昔日国产手机龙头

酷派集团的前身是宇龙通信,在上世纪90年代,其主要业务是研发寻呼机。2000年,随着手机市场的逐渐崛起,宇龙通信开始转型成为手机制造商。

可以说,在技术积累这一块,酷派是有一定基础的,毕竟其创始人郭德英也是技术人员出身,对技术研发也非常重视。

2003年,酷派正式进入手机市场,推出了中国第一台CDMA彩屏手机,更凭着更有中国特色的“双卡双待”技术迅速占领市场。其后,手机从2G走向3G时代,酷派也大胆转型投入智能手机阵营,最终及时赶上了2011年千元智能手机的爆发期。

彼时,由于通讯资费用高昂,几乎所有运营商都会推出“充值送手机”这一营销打法,由于拥有“3G定制”这一核心技术,酷派成为跟移动、联通等深度绑定的运营商定制机,品牌也走向了巅峰。

彼时,酷派与中兴、华为、联想被称为“中华酷联”,成为了国产机市场的四大霸主之一。2012年,酷派在国内手机市场拥有11%的市占率,这一份额在2014年5月上升至23.1%,酷派也成功力压三星和苹果,登上了国内手机市场的榜首。

但在此后,酷派便开始逐渐滑出第一梯队。酷派创始人郭德英表示,酷派没落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分依赖运营商。跟运营商深度捆绑,确实可以让酷派在品牌建设和渠道经营上“走捷径”,但一旦市场发生变化,酷派就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2015年开始,各大运营商均提出了“提速降费”的政策,通讯资费大幅下调,运营商自然也没有费用来做购机补贴等活动。

缺少运营商的支持后,酷派缺乏线下渠道,依靠补贴的致命弱点也被暴露了出来。2014年,酷派的营收和利润还能勉强保持增长,但到了2015年其利润则直接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而此时,国内手机市场也发生了巨变。小米、OV、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既占有线上、线下的渠道优势,在产品品牌、技术研发上更领先一步,酷派的没落也成了必然。

被地产二代相中

不过,对酷派来说,最为毁灭性的一个转折点,则是选择卖身给乐视。当时乐视贾跃亭正在大力鼓吹“互联网生态化”,擅长做电视的乐视需要一个擅长做手机的合作伙伴,于是便选择拿下酷派,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只是,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擅长画大饼的乐视,压根拿不出钱来改善酷派的现金流,甚至无法凑齐50万台手机出货量所需的物料和供应链资金。

2017年,贾跃亭这个酷派的第一股东在登上前往美国的飞机后便再也没有回来,只留下酷派自己收拾烂摊子。2016-2018年三年间,酷派累计亏损高达74.6亿港元,一直到2019年被京基集团创始人陈华的二儿子陈家俊接手后,酷派才开始扭亏为盈。

而至于陈家俊为何跨界入主酷派,外界也有不少猜测。

有一种说法是,地产背景的陈家俊接盘酷派,可能是为了酷派手中的地块和产业园项目,这跟地产行业可是直接相关的。此外,通过酷派拿下消费电子行业的“入场券”或也是原因之一,毕竟万科早在2018年就高喊“活下去”,各地产大佬或早已看穿地产行业的增长天花板,为自己寻求多一个转型的可能,也在情理之中。

在陈家俊入主酷派后的2019年,酷派便在网络上发布了回归宣言,从当时的发布会来看,酷派仍拥有一番雄心壮志,后来还高薪挖来了不少在其他手机大厂任职过的高管。比如操刀酷派回归后首款新品COOL 20 Pro的宋九亚,便曾在小米担任过手机部门产品经理,一手打造了小米10青春版。

此外,酷派在渠道模式上也尽量“避雷”,考虑到当前各手机品牌的渠道已经非常成熟,酷派选择了差异化的服务站渠道模式,通过数字化系统管理来建立直供模式,由区域“站长”负责管理整个片区的酷派产品销售,还有点像现在的社区团购模式。

而在产品定位上,酷派的打法则是“以高打低”,以高性价比抢占低端市场,酷派COOL20的新款机型售价仅699元起,且将服务标准提高了不少,比如率先在业内提出了“90天换机2年质保”的服务。

但从市场数据来看,酷派的这些新动作并没有激起太多水花。去年,酷派共发布COOL 20和COOL 20 Pro两款新机,全年销量加起来约为12万台左右。跟vivo、OPPO、小米等几大国产手机品牌的出货量对比,它们一天的销量几乎就等于酷派一年的销量。

截止今年上半年为止,同期的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6亿部,酷派手机的出货量仅为市场的千分之一。尽管酷派CEO陈家俊曾提出“三年内重返第一梯队”的目标,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酷派能逆风翻盘的可能性并不大。

难回第一梯队

虽然酷派的回归故事仍在继续,但其不被市场看好,也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国产手机品牌想要东山再起,当前所要面对的困难本就不小。

一方面,当下手机市场的格局已几乎固定,国外品牌如苹果、三星,国内品牌如华为、小米、OV等,均已通过品牌力、销售渠道等方式筑建起各自的竞争优势,新旧品牌想要撼动它们的市场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当下的手机市场环境比十年前更为“恶劣”。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消费市场已几乎没有增量,而且,从近年手机的出货量来看,国内的手机市场正在萎缩。据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6亿部,同比下降21.7%。

与此同时,“年轻人不爱换手机”的话题也频频被提起,这其实也反映出两大问题。一是因为当前手机的迭代并没有带来太多新技术,难以刺激消费欲望;二是当前手机的售价越来越贵,但这两年整体经济环境却在下行,省省“过冬”也成了年轻人不爱换手机的原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如此艰难的市场背景下,近一年来相继“复活”的国产手机品牌却并不少。除了酷派之外,乐视在去年9月宣布手机业务全新回归,魅蓝则在今年初带来了回归后的首款产品魅蓝10,中兴也在今年5月发出了新品预热的信号。

国产手机品牌纷纷选择“回归”,或是因为看到了华为此前因芯片问题被迫退出市场所带来的“空档期”;与其将这空出来的市场空间让给其它巨头,不如自己下场挑战。

另一方面,当前手机行业的同质化严重,意味着硬件的迭代已经放缓,在这一背景下,新品牌或重新回归的品牌,便有机会在情怀、体验和品牌力方面发力,轻装上阵挑战头部品牌。

市场的变化对中小手机品牌来说,是一个难能可见的机会,它们选择放手一搏也可以理解,只是若要撼动市场第一梯队的品牌,恐怕他们也跟酷派一样,目前尚不具备重返山巅的能力。

不过,对这些国产手机品牌来说,延续手机业务或许也不是为了能在手机市场翻盘,参考魅族卖身吉利的故事,它们图的或许是来自新造车的机会。

如今的汽车和手机行业,两者间的壁垒正在被逐渐推平,在智能化的时代,车企造手机,手机巨头造车都不再是稀罕事。蔚来汽车CEO李斌曾表示:手机端作为使用频次最高的智能终端,未来其跟智能汽车之间的交集只会越来越多。

只是,车企想要独立造手机难度并不低,专利、技术等都是壁垒,既然如此,汽车选择收购手机企业就不难理解了。

未来的物联网世界里,即便不是智能汽车,比如家电、家居等其它企业都有机会发力智能终端,从这点来考虑的话,这些纷纷复活的手机品牌,也有可能都在等待车厂的垂青,这才是它们逆风翻盘的真正机会。

       原文标题 : 半年卖了20万台手机,酷派复活归来,但江湖已经变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硬件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