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的未来 国产自研CPU都有谁
3.兆芯/海光—政策驱动下的后期新秀
上面说到的国产U都有个问题,就是不支持WINDOWS,想要快速研发出可以商用的CPU,还是要老实的走X86路线,可这是Intel的吃饭家伙啊,想要获得他的授权基本没可能,这可怎么办?此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国产厂商很顺利的勾搭上风烛残年的台湾VIA,虽然VIA只剩下个壳子,但好歹还是有X86专利的,面对大陆的重金礼聘,自然乐意和大陆合作了。
兆芯公司是13年由上海国资委旗下的联和投资与VIA成立的,上海出资80%,VIA占股20%,说白了就是大陆出钱,VIA出技术,而目前的产品没一点和自主沾边的(除了名字),说白了就是贴牌,VIA 十年不更新的VIA Nano马甲,性能可以看下图:
性能非常的寒碜,也看得出只要是老老实实的开发,技术封锁什么的根本不是事,完全可以达到国际水平,然而为什么这样摆明贴牌的U都能叫中国芯呢?原因在于国家政策——“核高基”,根据公开报道兆芯拿到的核高基补贴高达56亿,后续还在申请,总额高达70亿,老实说,即使兆芯今后再不务正业,未来5年也完全不愁吃喝。这里ZF又犯了急于求成的大忌,前些年自主研发的国产U收效甚微,为了加速发展,承认引进技术的企业,于是造就了这样毫无自主可言的“中国芯”。
说VIA缺钱,其实AMD也缺钱,于是今年AMD也向中国公司授权X86,授权公司为天津海光,AMD获得2.93亿美元的授权费,双方还会成立合资公司。即使是成立合资公司,前几年的产品依然是AMD的马甲U为主,但是AMD技术起码是有的,不像VIA兆芯起点如此之低,国内公司能否把AMD技术吃透,这就需要时间来验证了。
4.海思—民营芯片企业的佼佼者
华为的海思大家都不陌生吧,相比前面毛都摸不着的产品,海思的处理器大家可是天天在用的,除了海思,还有展讯、全志、瑞芯微等一众民营芯片企业,他们都没什么大背景,除了海思背靠华为这家大公司,其他的成绩完全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进步也是非常大。
对企业商人来说,活下去赚钱才是硬道理,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当前最为热门的ARM架构,虽然前期都是贴牌,不过经过了几代的发展,最新的海思麒麟960已经达到了国际顶级水平,同时华为产品的高溢价也为海思留出充足的利润空间。
以上都是能拿出产品的企业,此外还有获得IBM Power架构授权的宏芯,MIPS授权的君正和X86授权的北大众志,不过他们的产品更多留在PPT或者是展示台上面,要单出拿出来说还欠点火候。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6月3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普源精电--激光原理应用与测试解决方案
-
即日-6.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英飞凌OBC解决方案——解锁未来的钥匙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汽车检测的最佳选择看这里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推荐专题
- 1 最强国产X86 CPU曝光:128核,512线程,性能直追intel/AMD
- 2 联想开天N8 Pro笔记本评测:移动版兆芯KX-7000效率甚至优于Intel/AMD
- 3 AMD RX 9070 GRE首发评测
- 4 微星泰坦16 AI 2025评测:顶级性能 轻薄本续航
- 5 最适合高性能游戏本的锐龙9 9955HX3D!ROG魔霸9评测
- 6 智能硬件C端承压,科大讯飞的困局与隐忧
- 7 影驰RTX 5060 Ti金属大师白金版16GB MAX OC评测
- 8 技嘉RTX 5060小雕首发评测:超越RTX 4060 Ti!2K也有一战之力
- 9 技嘉RTX 5070 Ti超级雕评测
- 10 七彩虹iGame RTX 5060 Ti Ultra W DUO 16GB OC评测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