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碰撞人工智能将擦出什么火花?
若问2017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作为科技媒体人的我会说:AI热。在政策的推动下,这场由应用驱动的AI热,似乎也在“催熟”其背后的技术。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将渗透进各个领域的各个应用中,而未来十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期,那么找到最先落地的突破口成为关键。
透过近两年的市场情况,我们看到了智能语音市场的火爆,看到了人脸识别即将成为下一个战场。AI在生物识别领域蔓延着,这也成为全球互联网巨头关注的焦点与角逐的战场。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生物识别成为了AI最先落地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12月15日,园区金鸡湖智库和与非网联合举办了以“新交互,新未来”为主题的技术沙龙活动,科大讯飞苏州研究院院长支洪平、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袁聪、西交利物浦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主任黄开竹教授分别带来不同主题的演讲,对AI与生物识别进行了深入解读。
AI,从感知到认知
人工智能的历史使命就是将人类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如今,我们所感受到的AI浪潮是经历了两次“冬天”之后的第三次爆发。
从2016年的人“狗”围棋之战到《西部世界》,再到智能音箱,忽如一夜春风来,AI应用遍地开。
热潮下的真相是什么?要如何理性的看待AI的第三次爆发呢?本次沙龙活动上,三位嘉宾从学术与产业的角度对本问题进行了解读。
人工智能三阶段
计算智能
使得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计算,诸如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出现,使得机器能够更高效、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
感知智能
让机器能听懂我们的语言、看懂世界万物。语音和视觉识别就属于这一范畴,这些技术能够更好的辅助人类高效完成任务。
认知智能
机器将能够主动思考并采取行动,实现全面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工作。
支洪平院长表示:语音合成持续进步超越一般自然人说话水平、语音识别正确率超过速记员水平、智能评测超过人工老师,但现如今的AI“智能水平”在计算智能方面完胜人类、在感知智能方面与人类媲美、在认知智能方面与人类有差距。
科大讯飞类人答题机器人的2017年测试成绩充分说明,这是一个“偏科生”,与数学相关度高的学科得分成绩偏高,文科成了难啃的骨头。
黄开竹教授表示:“这是人工智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但人工智能的时代并没有到来。”
当前的人工智能离通用人工智能还有很远的距离。比如对话机器人很热们,但没有听一两年人类对话录音就能自己说话的机器;AlphaGo通过分析数千局比赛然后又进行更多的自我对弈而“学会”了下围棋,它打败了人类,但同样的程序却不能用来掌握国际象棋。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汽车检测的最佳选择看这里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 1 HD4850神迹重现!RX 9070 XT首发评测
- 2 RTX 5070海外评测:有史以来最糟糕70显卡、NVIDIA说谎
- 3 650亿美元,Meta开始押注下一个硬件
- 4 RTX 5070首发评测:DLSS 4提升超4倍!4K游戏不再是高端玩家专属
- 5 游戏和生产力第一次同时最强!锐龙9 9950X3D首发评测
- 6 DeepSeek掀起的端侧AI革命将带动智能硬件大爆发?
- 7 技嘉RTX 5070超级雕评测:DLSS 4让中端显卡也有顶级游戏体验
- 8 iGam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首发评测
- 9 影驰RTX 5070 Ti金属大师白金版OC评测:全新设计 颜值也追上性能和做工
- 10 CPU超越14900HX、核显强于4060!ROG幻X 2025评测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