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GPU/CPU 传感器 基础元器件 网络通信 显示 交互技术 电源管理 材料 操作系统 APP 云技术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制造 其它
应用:
可穿戴设备 智能家居 VR/AR 机器人 无人机 手机数码 汽车 平衡车/自行车 医疗健康 运动设备 美颜塑身 早教/玩具 安防监控 智能照明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17年CPU:AMD和Intel都使出了洪荒之力

2017年已经过去了,但这一年的DIY市场还真的比往常热闹了许多,A/I新品频发,区块链虚拟币挖矿又不断地和我们游戏玩家抢占显卡资源,FLASH成本直线飙升,吃鸡游戏又一直都霸占着各种游戏网站的头条,那今天就给大家理一理2017年CPU产品线的发展,顺便预测一下今年的新东西。

故事要从2017年3月开始

今年最大功劳是属于AMD锐龙的:其实从2015年开始,AMD就一直在以各种各样的公开、半公开或者假装不公开的形式去发布“Zen”,当然都仅限于PPT上了,也就是说一直在给它造势。

所以业内对它的呼声一直都很高,说“万众期待”也一点都不过分了。终于坚持到2017年第一季度,AMD正式有实物的“Zen”处理器上市销售了,并且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Ryzen”,国内还给了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锐龙。

3月份最先上市的当然就是旗舰级的型号Ryzen 7 1800X了,其实就是Intel第二代酷睿上市开始之后,AMD由于选择了模块化的推土机架构,使得CPU的综合性能一直提不起来,甚至还越来越弱,所以从那时候Intel就一直统治着高端CPU的领域(注:请不要拿FX9590之类的奇葩产品来反驳)。

Ryzen 7 1800X的到来对AMD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新开始,单核心性能终于能追赶上Intel,多核性能因为核心数量和SMT超线程的加持直接吊打了当时的七代酷睿i7-7700K,也远强于很多更高端的至尊级(EXTREME)酷睿,好不威风啊。

既然被狠狠碾压了一顿,Intel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了,虽然多年来一直是以挤牙膏的姿态对待每一代的升级,但毕竟还是全宇宙最顶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实验室里多多少少还是会留一手用以应付AMD忽然雄起的底牌的,所以匆匆就把八代酷睿提上了日程,对外宣布八代酷睿马上要来了。(补充知识:以往Intel基本上都是平均1.5年才更新一代酷睿CPU的,但2017年1月才发布了七代酷睿,10月份就马上发布第八代酷睿了)

但在八代酷睿正式出来之前,AMD的新品依然陆陆续续地上市,高性能的产品一拳一拳地打向Intel的脸。4月份,AMD马上乘胜追击推出低一档的Ryzen 5系列,包含1600X、1600、1500、1400等等型号,由于全部都是Zen架构的Ryzen 7 1800X屏蔽核心而来,所以设计难度很低,而且晶圆良品率也得到了保证。

当时的Ryzen 5 1600X,6核12线程也只要1999元,多线程性能又远在i7-7700K以上,需知道当时Intel 6核12线程的CPU都得近3000块钱,而且搭配的X99主板也远比AMD的Z370贵,AMD又再一次拉低了多核心CPU的使用成本,逐渐地,出货占比开始提升,好的产品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四核八线程开始普及:至强E3彻底走下神坛

当年四核八线程这种尊贵的象征只有高高在上的酷睿i7才能拥有,后来E3v2、E3v3也是披着小i7的光环火起来的,这些都反映出了玩家对多核多线程的渴望,它们也因此一直价格高高在上,E3v3甚至过了两三年还涨了几十块钱,这说得过去?

随着四核八线程的Ryzen 5 1400的到来,E3这种尊贵的使用体验不再是它自己独有了,Ryzen 5 1400以千元出头的价格,搭配又新又便宜而且拥有原生USB 3.1、PCIe 3.0通道的B350主板,甚至还能超频,谁还买那破E3啊!

所以说Ryzen 5 1400的意义是把多核多线程逐渐普及开了,平民也能买到盒装、原生、靠谱、便宜的四核八线程产品了,而它直到今天还是锐龙在电商平台上销量最高的型号。至于后来更低一档的Ryzen 3就不细说了,也是一款好东西,也直接逼得Intel把i3从双核四线程升级为八代的四核四线程。

匆匆发布的酷睿i9处理器

鉴于3月发布的锐龙1800X直接动摇到了Intel次旗舰级的i7-6850K甚至6900K,所以Intel也不得不拿出新的招式应对——酷睿i9。

而这也是Intel首次发布凌驾于i7之上的新系列,在7月份首款上市的是i9-7900X,10核20线程的它还是有足够实力反杀8核16线程的Ryzen 7 1800X的,然而7000多块钱的定价使得多出来的那俩核心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虽然表格上还有一大堆更高端的酷睿i9老哥,然而实际上都是很久之后才上市了,也许是因为Intel也没料到AMD这波会如此迅猛而有力吧,把实验室里的东西量产出来还是需要一些时间让生产线去磨合适应的。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硬件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