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USB2.0、3.0、3.1、Tpye-C 真能分得清嘛?
很少有一种技术或标准能够像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那样无处不在,没错,它就是我们熟悉的USB。在接近20年的时间里,USB始终承担着伟大的作用,帮我们不停的传输数据和电量,并且速度也在不断提升。
尽管USB的标准一直在不断提升,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似乎对于这种改变并不是非常熟悉。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USB2.0、USB3.0、USB3.1和Type-C之间的关系。
USB2.0 vs USB3.0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USB2.0的传输速率为480Mbps,即60MB/s,而USB3.0的传输速率为5.0Gbps,即625MB/S,所以,USB3.0比2.0传输速度更快。
其次,在外观上区分,USB3.0中间塑料片为蓝色,而USB2.0中间塑料片为黑色或者白色。
最后是在引脚上区分,USB3.0版公口的针脚是9针,而USB2.0则是5针。为了兼容2.0版本,USB 3.0采用了9针脚的设计,其中四个针脚和USB 2.0的形状、定义均完全相同,而另外5根是专门为USB 3.0准备的。
所以说观察USB的颜色和触片就能很容易的分辨出USB2.0与USB3.0了。
USB3.0 vs USB3.1
USB3.1标准于2013年7月发布,最大理论带宽相比USB3.0时翻了一番,达到10Gb/s,带宽损耗率从20%大幅下降到3%左右,换算之后带宽同样超过了1.2GB/s,这也意味着在真实使用中USB3.1的极限传输速率有望接近1GB/s。
USB 3.1接口的实际性能要比USB 3.0高出不少,连续读写速度在500MB/s到600MB/s左右,最高成绩甚至可以突破700MB/s。而USB 3.0接口方面,其连续读写速率大概在300MB/s到400MB/s左右。虽然USB3.1标称的接口理论速率是10Gbps,但是其还保留了部分带宽用以支持其他功能,因此其实际的有效带宽大约为7.2Gbps,理论传输速度应该可以达到900MB/s。
至于 USB3.1 的颜色,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尽管 USB 协会并未对 USB3.1 的颜色做出规定,但是以颜色来区分也将是必然。
Tpye-C
USB 3.1的接口标准共有三种,分别是USB Type A,USB Type B(Micro USB)以及最新的USB Type-C。
Type-C 的规范是按照 USB3.1标准制定的,因此 USB3.1可以制作成 Type-C、Type-A 等类型,但 Type-C 不等于 USB3.1,USB 3.1与USB Type-C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联。
USB3.1 Type-C的优势:
一、 传输速度更高
说起高速,想必我们一定会想到雷电接口。然而,由于成本的限制,导致雷电接口直到今天也没有普及。与雷电接口相反的就是USB 3.1,理论上其传输速度达到了每秒10Gbps,虽然不及最新的雷电接口快,但就日常来说是完全足够了。
二、超薄
智能手机等便携式数码设备发展的方向就是轻薄化。
USB Type-C接口相较于老款Micro USB接口,在长度以及宽度方面都明显减小。对于移动数码产品而言,USB Type-C明显是更好的标准。想必不久以后,USB Type-C一定能取代Micro USB接口,成为移动数码产品新的标准。
三、正反都可以插
自从苹果引入了Lightning接口后,无数消费者就有了念想,不知何时才能用上同Lightning接口一样可以正反插的接口。
好在,USB Type-C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同Lightning接口一样,USB Type-C接口正反面是相同的。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可以不必去担心USB接口的正反问题,十分人性化。
四、充电速度
USB3.1 Type-C的另一个大卖点就是对移动设备充电能力的的增强。USB 3.1接口下的供电最高允许标准大幅提高到了20V/5A(仅限于Type-A/B),能够提供达100W的供电输出能力。而Type-C的最高标准为12V/3A,36W的充电能力已经足够一些轻薄型笔记本的使用,这也是New MacBook敢于放弃MagSafe而采用Type-C作为充电接口的重要原因。
总结: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USB又有了新的认识。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TPYE-C接口在未来必然会替代其他接口成为新产品的主流选择。但也要同时提醒大家,不要被奸商的一味宣传所洗脑,Type-C可不一定就是USB3.1哦。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汽车检测的最佳选择看这里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 1 HD4850神迹重现!RX 9070 XT首发评测
- 2 RTX 5070海外评测:有史以来最糟糕70显卡、NVIDIA说谎
- 3 650亿美元,Meta开始押注下一个硬件
- 4 RTX 5070首发评测:DLSS 4提升超4倍!4K游戏不再是高端玩家专属
- 5 游戏和生产力第一次同时最强!锐龙9 9950X3D首发评测
- 6 DeepSeek掀起的端侧AI革命将带动智能硬件大爆发?
- 7 技嘉RTX 5070超级雕评测:DLSS 4让中端显卡也有顶级游戏体验
- 8 iGam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首发评测
- 9 影驰RTX 5070 Ti金属大师白金版OC评测:全新设计 颜值也追上性能和做工
- 10 联想AI PC的生死时速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