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技术:
GPU/CPU 传感器 基础元器件 网络通信 显示 交互技术 电源管理 材料 操作系统 APP 云技术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制造 其它
应用:
可穿戴设备 智能家居 VR/AR 机器人 无人机 手机数码 汽车 平衡车/自行车 医疗健康 运动设备 美颜塑身 早教/玩具 安防监控 智能照明 其它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折叠屏第3年:烧钱的还在烧钱,探路的还在探路

2022-01-04 18:45
紫金山科技
关注

2021年进入倒计时之际,手机市场掀起了姗姗来迟的折叠屏热。

与以往各大品牌发布新款手机后引起的硬件讨论、价格讨论不同,这一次,当更轻薄、相比之前动辄万元以上价格更便宜的折叠屏手机面世时,围绕折叠屏的质疑声却占了主流。

01 为了赢,都来“卷”个屏?

这一周,OPPO也“跳入”了折叠屏市场,推出了首款折叠屏手机Find N,尽管与年初咨询机构“剧透”的三段式灵活折叠、伸缩式折叠等并不同,但7699元这个比5G手机均价贵得多却比折叠屏手机均价便宜得多的价格,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关注。

这是自2019年初CES展三星、华为、MOTO相继推出折叠屏,随后小米也加入折叠屏大军后,新款折叠屏手机的“真香”价。
但鉴于近3年的折叠屏市场销量情况,厂家和行业机构也不再敢轻易给出以往新款手机发布时的市场预测。

2019年“折叠屏”引爆手机新概念那年,算是折叠屏元年。当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不足100万(LeadLeo数据)。

但并不是市场需求只有100万,而是研发成本高+良率不高导致供给不足,也从另一面刺激了市场的渴望,并推动了价格的一再升高。

在Leadleo的“2020年中国折叠屏手机行业概览”报告中提到,2019年由于产能及良率的限制,折叠屏手机供给不足,华为折叠屏手机“Mate X”在当年11月开售后价格一路从16999元涨到了10万元,且是二手市场的价格,因为一手市场基本买不到。

当时,以自研技术突然杀入折叠屏市场的柔宇,已于2018年推出了一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万元上下,技术声量大,销售声量小

2020年其又推出了第二代,几个版本价格也均在一万上下。2020年9月,三星发布的 Z Fold2 5G国行版价格为16999元。今年3月,小米首款折叠屏上市价也从9999元起步,到12999元。

2019-2021年主流折叠屏手机均价(元)(智东西数据)

价格贵的第一因素就是折叠屏烧钱太多。

上述Leadleo报告也举例,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折叠屏手机产业链有着重大变化,主要包括OLED面板、盖板、电池、触控技术及铰链等,以三星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为例,其整机的物料成本高达636.7美元,比苹果OLED全面屏手机“iPhone XS Max”和三星AMOLED曲面屏手机“Galaxy S9+”分别高出246.7美元和260.9美元。

一是显示模组成本高,因传统智能手机使用的玻璃盖板无法满足可折叠的要求,折叠屏手机以CPI膜和UTG玻璃取代刚性玻璃盖板,不仅要可折叠,还要求极高的轻薄性、透光性、耐热性和表面硬度。屏幕维修费用也远远高于普通智能手机。

二是机械/机电结构件成本高,盖板、铰链和两个隔离框中增加了金属中框用量,且实现折叠的铰链不仅需具备至少10万次以上的开合寿命,还需具备重量轻、尺寸小和稳定性强等特点,制造工艺也相当复杂。

三是储存芯片成本高。

四是电池成本高。

几大问题夹击下,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260万部(DSCC数据),不过在三星官方消息上,其表示已经用折叠屏手机取代了此前的高端Note系列,对2021年其折叠屏出货量给出了700万部的预测。

全球范围内几百万的销量,并不是一个令手机厂商欣慰的数字。不过似乎并没有降低三星华为们对其“烧钱”的热情,甚至有传闻称一向保守的苹果也在研究折叠屏手机,并将于两年后推出。

可是也有烧不动的品牌,比如这周陷入了缺钱囧境的柔宇。

今年12月8日,一封自称柔宇员工写的“讨薪”求助信引发网络舆论,侧面反映出柔宇缺钱难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运营。在欠薪风波前,刘自鸿曾向员工承诺今年12月获得新融资后,拖欠的薪资会尽快发放。在这个难题出现之前,柔宇的融资陷入僵局,IPO也屡次受阻,一些投资人从一开始的看好,已经转变为“不必再谈论”的态度。

独有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是柔宇一开始给自己选择的区别于其他手机厂商的技术路线。但从2014年发布了全球最薄的0.01毫米柔性显示屏之后,后续更多的是表态应用场景,而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似乎并未有太多亮点。 

去年,柔宇在接受紫金山科技采访时也提到,2014年发布0.01毫米柔性显示屏后,大家开始关注到柔宇,并且非常惊讶于柔宇做出了业界原以为二三十年后才能做出的产品,也意识到显示屏幕领域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屏幕不再是刚性屏,而是能够随意折叠卷曲的全柔性屏。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自2012年公司成立到2021年,柔宇以“柔性屏的1万种可能”的愿景,吸引了13次轮融资。到2020年5月完成3亿美元F轮融资后已累计达到600亿人民币的融资规模(连线Insight数据)。

除了打造柔性折叠屏手机,柔宇还对媒体介绍过其柔性屏用在空中客车公司(Airbus)的飞机上座椅小屏幕、路易威登(LV)的手提包、泸州老窖1573的瓶身显示等场景,以及应用于智能交通、时尚穿戴等领域的畅想。

但这些市场都还没实现落地,IPO前估值高达60亿美元的这家“独特技术”企业,就因研发成本的高投入、全柔生产线的投资、未被主流手机厂商接受的技术等原因,到2021净亏损金额已高达31.95亿元人民币(连线Insight数据)——在折叠屏市场火热起来的2021年底,这家最先推出折叠屏手机的中国厂商,陷入了员工讨薪的囧境。

02谁的折叠屏?

互联网的专业名词里,有一个“用户画像”。通过各种方法把“用户画像”画得越清晰,越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路线和产品方向。

显然,面向小众市场的折叠屏手机,最需要这样一个清晰的用户画像,且需要产业链合作方,对APP进行专门的适配。

此前在三星、华为的个性化营销(例如三星Galaxy Z Flip 3的女性市场和华为的商务客户市场)下,精致的硬件外观和适合看股市、办公的商务味道折叠屏,确实对特定用户起到了营销影响。

名为pansz的一位手机业内人士说到一个更核心问题,即折叠屏在未来能不能做得更轻薄,这似乎是比价格更让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在这方面,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甚至期待着以苹果领头对折叠屏再进行一场革命。因为苹果具备强大的现实扭曲立场,能够以手机体验强行“说服”用户,而且可以强制各大APP“不适配折叠屏就不让上架”。而各APP必须定制好折叠屏支持相关的UI,可能顺便就把Android的折叠屏给支持了。

pansz同时也说,弹出式摄像头的淘汰已经证明了机械结构在手机上的式微,折叠屏作为机械结构的复古,个人认为不会是手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也有网友评论称,“理想的折叠屏应该像卷尺一样用的时候抽出来,不用时候卷回去”,“折叠屏出现是不是手机功能同质化、内卷的结果?实在找不到卖点了?”

为了给自家品牌造势,三星华为们也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在销量上互相较量着。

按照DSCC的统计和预测,预计2021第四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接近400万,其中三星的出货量份额占比93%,华为的市场份额为6%,排名第二。

而在艾瑞咨询的报“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报告中,华为成了妥妥的C位:先后发布了三款折叠屏手机的华为在今年的中国市场占比64%,“其余”品牌占36%。近日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洞察报告》也提到,在考虑购买折叠屏手机的用户中,87%的用户会关注华为折叠屏手机。

而网络上对折叠屏的围观和质疑,仍远远超过了对市面上折叠屏硬件、价格的关注。

渠道商也透露,目前,各个厂商对折叠方式和屏幕尺寸还没有达成统一,市场体量较小,APP开发商的适配动力也不足。

或许,对三星华为小米OPPO们来说,无论是女性向市场还是商务人士市场,以及游戏爱好者市场,折叠屏手机短期的意义并不是销量,更多是为了培养用户品牌心智。

心智影响到位了,未来市场就可期了。

◇ ◇ End ◇ ◇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硬件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