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企业出海走向成熟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今年企业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出海。
中国汽车出海,正在开足马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534.5万辆,同比增长21.2%。其中,乘用车出口452万辆,同比增长21.5%;商用车出口82.6万辆,同比增长19.3%。
其实不止汽车。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中国企业一直在充实自己的全球化能力。在新的历史阶段,把握住微笑曲线的两端,核心技术留在国内,将组装、生产等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至国外,这将是中国制造业出海的新逻辑。
正在崛起的越南,已然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最佳“练兵场”。越南54%的机械设备及零件、52%的纺织皮革原料、40%的手机零部件都来自中国。
越南劳动力成本仅约珠三角的一半,且享受税收、外贸和电价优惠,服装、家具、小家电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逐步外迁至越南。吸尘器龙头富佳股份就计划到2023年,将越南的产能从120万台提升至150万台。
另外,越南与中国一衣带水,供应链近,可快速响应。目前的越南无法代替中国,但可以承接中低端的装配和生产能力,比如TCL在越南、印度的布局,基本上都是装配,而核心技术还在国内。
海天精工的注塑机在越南已占据超40%的市场份额。表面上这款产品是“越南制造”,但是核心部件依然在中国生产。
目前的越南,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大量跨国企业将组装、生产等微笑曲线底部的产业链迁移至中国。
当下,这样的产业迁徙正在发生在中越之间。
南下印度投资,是一场勇敢者的冒险游戏。
从增速看,印度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国家,这个南亚大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国博弈的考量,当前印度对中国企业的态度趋于谨慎。
2013年-2019年,掀起了一股印度“淘金热”,小米、vivo、OPPO、传音控股等手机企业最为典型。2020年开始,频繁的“逃税”、“洗钱”审查,令许多中国企业不胜其扰。
比如,印度政府就以“逃税”为由,对小米处以5.5亿元人民币的罚款,并且将小米在印的资产冻结,以保证追缴罚金。同样的“伎俩”,也用在了OPPO身上,认为OPPO逃税38亿元,其资产也遭到冻结。
vivo则是受到了所谓的“洗钱”审查,资产同样被冻结,但随后因为vivo的起诉而解冻,不过,却需要交纳8亿元的保证金。
从曾经的淘金热土,到如今的态度冷淡。面对瞬息万变的海外经商环境,中国企业开始转变策略。
首先,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思路开始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从投资设厂到技术输出。
比如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印度尚处于技术换市场的阶段。中国光伏企业在印投资设厂后,印度工厂已经能实现支架等配套设施的国产化,但核心技术还是“稀缺品”,对于核心技术领域的合作,印度普遍会开出较好的条件。
其次,已经扎根印度的企业,展现出了韧性、快速应对和经营智慧。
仅在诺伊达地区就汇聚了瀛通通讯、合力泰、长盈精密、裕同科技、欣旺达、闻泰、华勤、卓翼科技、光弘科技等企业。这些企业已经深度融入当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锂电池、摄像头模组、线材、指纹模组、显示屏模组、组装代工等等。
小米每季度在印销售的近一千万手机基本都在当地组装生产。可以说,印度智能手机产业链是在中国企业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刚刚踏入印度或还未进入印度市场的企业,及时止损,撤离印度,或选择其他国家,分散风险,也未尝不可。此前,荣耀、华为就表示放弃印度市场,并择机进入印尼或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当下的印度,绝非出海的最佳选择,更像是一场艰难的试炼。但国际形势本就波诡云谲,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遭遇挫折,转换思路,中国企业出海的能力和应对策略才能逐步提升。
有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产出接近全球30%,但中国的市场在全球只占18%,这意味着中国要把12%的工业产出转移至全球市场进行消化。
从全球产业链分工整合的历程来看,欧美国家把制造业转移至中国,部分再从中国向东南亚、印度转移,遵循的是一种阶梯式转移的策略。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企业也应该高瞻远瞩。中国制造业出海的角色,正从输出产品到输出工业能力,从单纯卖产品到技术合作,从“抢夺饭碗”到融入区域产业链的转变。
比如,TCL、海天精工、莱克电气、美的等企业的核心配件和技术都在中国,越南只是配装。当然,这样的产业选择符合两国当下的经济实力,亦是合作共赢的表现。
正如TCL董事长李东生所说,“全球化产业布局也可以带动本土出口,不要把走出去与出口割裂起来。产业全球化,把产业端输出去的同时,可以带动国内核心器件、材料、装备的出口,把蛋糕做大了,我们国家的出口自然也能够拉动。”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已不再是单纯的制造工厂,而是“世界资源整合者”。
面对树起的贸易壁垒,中国企业调转战略方向,在广阔的海外市场因地制宜,多元化布局,规避风险,在竞合中重塑全球产业链。越南和印度是中国企业国家化的两个典型缩影。
全球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一国一域,一时一地都千差万别。中国企业能够快速应对,主动调整,既有韧性又有智慧,这是中国企业竞争力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原文标题 : 2024,中国企业出海走向成熟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汽车检测的最佳选择看这里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工程师系列—工业电子技术在线会议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推荐专题
- 1 HD4850神迹重现!RX 9070 XT首发评测
- 2 RTX 5070海外评测:有史以来最糟糕70显卡、NVIDIA说谎
- 3 650亿美元,Meta开始押注下一个硬件
- 4 RTX 5070首发评测:DLSS 4提升超4倍!4K游戏不再是高端玩家专属
- 5 游戏和生产力第一次同时最强!锐龙9 9950X3D首发评测
- 6 DeepSeek掀起的端侧AI革命将带动智能硬件大爆发?
- 7 iGame RTX 5070 Ultra W OC 12GB首发评测
- 8 技嘉RTX 5070超级雕评测:DLSS 4让中端显卡也有顶级游戏体验
- 9 影驰RTX 5070 Ti金属大师白金版OC评测:全新设计 颜值也追上性能和做工
- 10 联想AI PC的生死时速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